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全吴纪略

全吴纪略

一卷。明杨廷枢(?-1645)撰。杨廷枢字维斗,江苏长洲(今苏州吴县)人。崇祯庚午(1630年)乡试第一,为复社成员。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苏州,犹服明衣冠,拒不剃发,巡抚土国宝执而三谕之,仍不屈谩骂,乃被杀。辑有《国表小品》,著有《忠文家书遗稿》等。《全吴纪略》记明天启六年(1626年)周顺昌等因内监李实诬告被逮,苏州市民彦佩韦等击毙官旗,魏阉欲藉此兴大狱,将东林党人一网打尽,议发兵尽屠苏城,吴民惊恐。时徐如珂为光禄寺卿,反复抗辩,以苏州绅民并无叛逆,力为保全,触怒阉党,为铛所恨。徐如珂亟赴大学士颖秉谦处,怵以利害,称若屠城旨下,吴民自知票旨由柄国者出,将毁其家。颖秉谦惧其家被毁,求于阉党,谓应以苏州钱粮为重,遂使苏州绅民幸免于难,而将彦佩韦等五人戮于市。后徐如珂谋被阉党所害罢归,饮毒殒命。《全吴纪略》书记徐如珂谋全苏州,叙事简略,仅三页。有《荆驼逸史》本。

猜你喜欢

  • 南华简抄

    四卷。清徐廷槐(生卒年不详)撰。徐廷槐,字立三,号笠山,会稽(今属浙江省)人。雍正八年庚戌(1730)进士。撰有《南华简抄》。前人研究《庄子》者,有的录全文而注解,有的只取所需篇章而诠释,徐廷槐则属于

  • 孝经释疑

    一卷。明孙本撰。孙本字初阳,钱塘(今属浙江)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著述有《孝经释疑》一卷,《古文孝经说》一卷。是书为问答体,一疑一释,以阐发其义,凡十八条,所见多当。本经引《尚书》一处,引《诗》十处,

  • 文太青文集

    二卷。明文翔凤(约1625前后在世)撰。生平见《东极篇》(辞目)。此本为其七代孙三捷所手钞。上卷为讲章,下卷为诗赋杂作,为偶然选录之本,而非完帙。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 西汉文纪

    二十四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明冯惟讷曾辑陈、隋以前之诗以成《古诗纪》一百五十六卷;梅鼎祚仿其意而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一。此编则一以《史记》、《汉书》为

  • 禹贡指掌

    一卷。清关涵撰。本书在孔颖达疏和蔡沈集传之外,还兼采吴棫、吕祖谦、黄度、林之奇、陈经、胡士行、陈大猷、金履祥、吴澄、陈砾、董鼎、薛季宣、黄镇成、陈师凯、傅寅、程大昌诸家之说,以及其他一些有关记载,互相

  • 同文略例小篆通古文举要

    一卷。近代宋育仁(其生平不详)撰。宋氏著有《孝经正义》、《许氏说文解字说例》、《诗经说例》等十二种,辑为《问琴阁丛书》,刊于民国十三年(1924),此编不在其中。据说此编乃因其所撰《同文解字》而作。《

  • 诗音表

    一卷。清代钱坫(1744-1806)撰。坫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大昕之侄。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副贡生。官陕西州乾州直隶州州判。坫精通训诂,深于《说文》,学问与大昕

  • 忍经

    一卷。元吴亮(生卒年不详)辑。吴亮字明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卷首冯寅序,称吴亮精于经术史事,至元三十年(1293)解海运元幕之任,恬淡自居,于纂述《历代帝王世系》之暇,思其平生行

  • 宋文钞

    不分卷。明查志隆(约1574前后在世)编。查志隆字鸣治,海宁(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至山东布政司左参政。本书仅从《宋文鉴》等书摘录而成,收而不能赅,别裁又不精审,无甚

  • 易学一得录

    四卷。清胡泽漳撰。胡泽漳字少珊,湖南益阳人。此书以笔记体例,将自己学易的心得条而记之。其中第一卷辨河图洛书、邵子所传先天图、后天图、六十四卦方图。第二卷论伏羲六十四卦圆图义例,以圆图中方图移易之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