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经注一隅

仪礼经注一隅

二卷。清朱骏声(1788-1858)撰。骏声字丰芑,号允清,江苏元和县(今江苏南部苏州附近)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恩科举人。官黟县训导。咸丰间,以截取知县入都,呈其所著,得赏国子监博士衔。旋迁扬州府教授,引疾未之官。博学多通,尤精文字训诂。《苏州府志》载有其所著录《六十四卦经解》、《尚书古注便读》、《诗传笺补》、《夏小正补传》、《大戴礼记校正》、《说文通训定声》、《经史答问》、《离骚补注》诸书。清国史入《儒林传》,是书也见于志,卷数相同。书的后面有骏声自跋。跋中说到:《仪礼》篇帙佚存十七,昌黎博敏,尚且苦于难读,与其不读,不如漏略,僮家犬子,并非特别聪敏,全经之授,虑艰上口,强涩记诵,耗费时日,妄自根据自己主观臆断,断章节取,纪记注疏,择取其中一部分,聊且作为熟课之用,不应该草率编成,剥裂积,敢忘其咎。(末题“道光己酉允倩私识”。)上卷为《士冠礼》至《大射仪》,下卷为《聘礼》至《有司彻》。(《观礼》后之《丧服》四篇,有目无文。)篇第虽然沿用旧有本经,而每篇经文则作了很多删节。《有司彻》只收录扫堂至乃尸俎,与乃议侑于宾至宗人摈数句,这未免过于省略。是书之注,在篇第下,大多收录注疏本《郑目录》云下一段,如《士冠礼》载童子任职居士位,至于五礼属嘉礼,而删去《大小戴》及《别录》。此皆第一。《士昏礼》载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至于五礼属嘉礼,而删去以昏为期,因而名焉二句,改取其阳往而阴来一句,曰取阳往阴来之义,可能想使童年易晓。凡是《郑目录》云《大小戴》及《别录》第几者,都删去本经正文,删节也很多。如《士冠礼》为期一段,厥明夕为期于庙门之外(经文下为主人立于门东,至摈者告期于宾之家全删),即接陈设一段,夙兴陈服于房中西墉下东领北上。又如《士昏礼》纳采一段,使者云端至下(摈者出请事入告以下皆删),而接宾升西阶当阿东面致命。所删减者虽然属于仪节,然而,古礼精意皆寓,仅仅选取便于易读易晓,对于训蒙的确方便,但无解于失制礼者之意。只有记文仍然罗列在后,还没有移到前面。注解大多取自郑注,也间或有所发明。如郑注谓雁顺阴阳往来,是书则有木落南翔,冰泮北徂。有删改郑注者,如郑注冕服迎者,鬼神之,此注则言亲迎摄盏,而无鬼神之等文。但统论全书,毕竟删多存少,按解经正法,删节已经不可,何况如是书。另外,从不载《丧服》四篇来考查,似乎是书也专门供习“举业”之使用。但如今之学校,则竟然废弃诸经,果真有以是书授私塾者,则远胜于废经,因此,不必责备其删节。此书有朱氏群书本。

猜你喜欢

  • 海宁州志稿

    四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圭修,许傅沛纂,刘蔚仁续修,朱锡恩续纂。李圭字小池,江苏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咸丰十年(1860)江南大营溃败,李圭死里逃生,在青浦常胜军营办文案,后在宁波新关税务司做

  • 春秋属辞辨例编

    六十卷。清张应昌(1790-1874)撰。应昌字仲甫,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嘉庆庚午举人,官内阁中书。他认为《春秋》属辞比事,不必立例而义自见。他将汉唐迄于清朝诸儒训释与群籍中涉及《春秋》的共四百余家

  • 经义积微记

    四卷。清姚晋圻撰。晋圻,字彦长,罗田(今湖北罗田县)人。首有晋圻自记,末有王葆心跋。记称言积者为尚有待于后来补充,跋谓晋圻之学受之于刘文怀,此记以捍卫师说为己任,乃是昔日在讲舍之作。书中以说礼制者居多

  • 苍莨集

    二十一卷。清孙鼎臣(1819-1859)撰。孙鼎臣,字子余,号芝房,善化(今湖南长沙)人。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著为书论,其言明达适治体。以论事切深。时不能重用,告假归。孙鼎臣工诗与古文,有《畚唐

  • 济阳县续志

    八卷。清解元才修,邢其谏纂。解元才,山西朔州籍,江西吉水人。出身进士,顺治四年(1647)任济阳知县,后升户部主事。邢其谏字艾高,邑人,泰昌年间贡生,官至知州,邑之耆硕。按济阳县志,创修于明成化邑令张

  • 老子五千文

    见《老子》。

  • 学庸困知录

    四卷。清庄咏撰。庄咏字赓唐,山东城阳(今山东鄄城)人。官至直隶沧州知州。是书首有乾隆五十九年(1794)庄咏自序,又有道光二十三年(1843)李汝峤序。经文之后,首列集注,次列诸家之说,用双行小字。集

  • 五国故事

    二卷。著撰人名氏不详。其书记载吴杨氏、南唐李氏、蜀王氏、孟氏、南汉刘氏、闽王氏之事,称为五国。但是若以地域来说,实为四国。若以人来说,应当为六国。不知道是杨李合为一国、或者是孟王合为一国。今考书中明书

  • 明朝纪事本末补编

    五卷。彭孙贻(1615-1673)撰。彭孙贻,字仲谋、羿仁,号管葛山人、管山人、茗斋。史学家、诗人。浙江海盐(今浙江海盐县)人。明选贡生,师陈子龙。父殉国难。明亡,不仕清廷。幼年颖异,工诗画,博览群书

  • 溧水县志

    二十二卷,首一卷。清傅观光等修,丁维诚纂。光绪九年(1883)刻本。丁维诚,江苏溧水县人,光绪戊寅年(1878)贡生。此志卷首为序例、图说;卷一为天文;卷二为舆地;卷三为建置;卷四为封爵;卷五为官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