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经传通解

仪礼经传通解

三十七卷,附《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九卷。宋朱熹(1130-1200)撰。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别号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知南廉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所至救廉革弊,颇有惠政。光宗时历职漳州,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以焕章宫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庆元二年(1196)为御史所劾,落职罢祠。卒后追谥“文”,淳中从祀孔庙。朱熹受学于二程三传弟子李侗,集周敦祐、邵雍、张载、二程等北宋以来理学家之大成,为南宋著名哲学家。曾主持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教授五十余年,弟子众多。朱熹毕生著述讲学,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等皆有贡献。典学说博大精深,与二程并称为“程朱理学”,于后也影响深远。其学派被称为“程朱学派”,或“闽学”、“考亭学派”。朱子学说亦曾被韩侘胄视为“伪学”而加禁止。其著述可谓恢宏博大,有《四书章句集注》、《伊洛渊源录》、《名臣言行录》、《资治通鉴纲目》、《诗集传》、《楚辞集注》等,后人编其遗文为《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是书初名为《仪礼集传集注》。因王安石废黜《仪礼》,独存《礼记》,朱熹以纠其弃经任传、遗本宗末为意,乃以《仪礼》为经,而取《礼记》及诸经史杂书中有关《礼》者,皆附于本经之下,又兼取诸儒之注疏,编排修葺,晚年乃更定今名。朱熹殁后,嘉定十年(1217)刊版于南康。书中凡《家礼》五卷、《分礼》三卷、《学礼》十一卷、《邦国礼》四卷,共二十三卷四十二篇,中间缺《书数》一篇,《大射礼》至《诸候相朝礼》尚未脱稿亦付缺如;自卷二十四至卷三十七,凡十八篇,则仍为前草稿本,故用旧名《仪礼集传集注》,是为《王朝礼》。其中又缺《卜筮》一篇,目录内《践阼礼》第三十一卷以后,及《序说》一篇,可见此乃未成之本。所载《仪礼》诸篇,皆非旧次,亦颇有所厘析,如《士冠礼》之“三屦”本在辞后,朱熹乃将其移前;陈器、服章、戒宿、加冠等词本总记于后,是书乃将其分入前面各章之下;未取杂记女子十五许嫁笄之文,续经并立《廿子笄》一目,如此等等,于《仪礼》之原本体例,未免割裂太甚。然其分章表目,开卷了然,为研治《礼》经者所效法。朱熹卒后,《丧礼》及《葬礼》由其婿黄干续撰。成十五卷后黄氏又卒,此即为《续篇》之前十五卷。自十六卷始,则由朱喜学生杨复接手,至二十九卷乃成此书。两编合帙,凡六十六卷。是书虽出于三人之手,然前后脉络贯通,大旨尽出于朱熹一人。是编规模阔大,包举宏富,诠释详尽,可称古礼之大观。书中,朱熹对《仪礼》贾公彦疏多有删润,因明清注疏皆本于此《通解》,故使贾疏原貌失之殆尽,亦见其对后学影响之大。有天禄后月元刊本,明有正统刊本,吕氏宝诰堂刊本,振绮有明刊本,陆有宋刊本,《通志堂经解》本。宋刻本藏北京图书馆。

猜你喜欢

  • 六书古微

    十卷。近代叶德辉(1864-1927)撰。德辉字焕彬,又字奂仿,号直山,又号渔水,别号郋园,湖南湘潭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授吏部主事。反对戊戌新政与辛亥革命,被镇压。学博而精,治学一宗许慎、

  • 离骚

    一卷。清田砚池(生卒年事迹均不详)撰。版本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梦鹧鸪楼刊本。

  • 左传统笺

    三十五卷。清姜希辙(?-1698)撰。希辙字二滨,号定庵,绍兴余姚(今属浙江)人,明代思想家刘宗周门下弟子;明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清康熙朝仕至户科都给事中、奉天府丞。著述还有《雨水亭集》等。此

  • 随自意三昧

    一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辞条。《随自意三昧》一书共有六品,即行、住、坐、卧、食、语品。各品一一具足六婆罗蜜,是为规范出家僧众日常行为的书。在初行威仪中,分辨六波罗蜜意。在住威

  • 觉世名言

    见《十二楼》。

  • 毛诗沈氏义疏

    二卷。北周沈重(500-583)撰,清马国翰辑。沈重生平及著述见前条。是书较王谟辑本收取较宽。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 高唐州乡土志

    不分卷。清周家齐编。周家齐详见光绪《高唐州志》。周家齐掌高唐州后,奉学部令,命撰乡土志,以供州历史、地理教材之参考。家齐乃将原所搜辑修志资料,择其重要而按学部所颁门类,纂成乡土志。《高唐州乡土志》光绪

  • 泽存堂五种

    五十卷。清张士俊编。张士俊,生卒年不详,号半桥居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生性喜好收藏典籍,并造泽存堂专供藏书之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受教于清代文学家,浙西派的创始人朱彝尊之门。朱彝尊志欲汇

  • 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

    一卷。不著撰人。《金刚经》全称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以后出现多种译本,主要有唐玄奘、义净译本等。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

  • 长白汇征录

    八卷,首一卷。清张凤台等修,刘龙光、王大经纂。张凤台(约1860-1925),字鸣岐,河南安阳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历任知县、官制局参议、知府。民国初年,先后任政治讨论会会员,参议院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