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代名画补遗

五代名画补遗

一卷。宋刘道醇(生卒年不详)撰。刘道醇,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关于《五代名画补遗》一书,古代多有记载,却说法不一。晁公武之《郡斋读书志》称之该名,作者却是“刘道成”;符嘉应之序则称胡峤尝作《梁朝名画录》,是书是对它的充实和补充,故曰“补遗”;又有书载《宋朝名画评》三卷,亦注“刘道成撰”,“符嘉应序”。陈振孙之《直斋书录解题》中有“《五代名画记》一卷,大梁刘道醇撰,嘉玦四年陈询直序”。综上观之,大概晁氏之“刘道成”为“刘道醇”之误题,陈氏之“记”为“补遗”之误题,而马端临作《文献通考》时未见其书,故未加收录;晁公武称符嘉应之序为《宋朝名画评》之序误注此条;据陈询直之序可知胡峤为宋初监察御史,曾“采撷遗孑,纪于编帙。始自尹继昭,终于刘永聪,四十三人”,编有《广梁朝名画目》。《五代名画补遗》分为七门三品共录二十四人。七门为“人物门”、“山水门”、“走兽门”、“花竹翎毛门”、“屋木门”、“塑作门”、“雕木门”。每门之下又分神、妙、能三品。“人物门”下神、妙、能俱全,录十人;“山水门”唯神品二人;“走兽门”神品二人;“花竹翎毛门”则神、妙、能三品俱存,录四人;“屋木门”无妙品,神品、能品各一人;“塑作门”仅神品三人;“雕木门”仅神品一人。是书分门别类,条理晰然。门下注品,品下注人,下有画家小传,并点评其绘画成就,简明赅备,是我国艺术史上一部重要画史著作。是书有明刊本,《画苑》本,明翻宋本,《四库全书》本,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影印本。

猜你喜欢

  • 五鹊别集

    二卷。明卢宁撰。生卒年不详。卢宁字献子,号冠岩,南海(今广东)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官至登州府知府。受业黄佐之门,佐乐典序即卢宁所作。此集中所收官南京刑部时讲学新泉精舍之作,是门人程子明

  • 四十二章经

    一卷。迦叶摩腾、竺法兰译。《四十二章经》是汉地最早译出的一部汉译佛经。因全经共有四十二篇短小经文,故题名为《四十二章经》。其各章内容大体如下:一、说出家沙门行道得果和四果的意义;二、说沙门道法应少欲知

  • 黎城县续志

    四卷。清郑灏等修,杨恩树纂。郑灏,河北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出身廪贡生,同治十三年(1874)任黎城县知县。按黎城在隋时,与潞城同立为县,自明中叶,县人靳惟精始辑为志。历百余年至康熙二十一年,重

  • 平桥稿

    十八卷。明郑文康(1413-1465)撰。郑文康,字时又,号介庵,江苏昆山人。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见者都以公辅期之。观政大理寺,未久移疾归。父母继丧,遂绝意仕进。居家枕藉经史,操觚顷刻千言。稿

  • 定宇集

    十六卷。《别集》一卷,《附录》一卷。元陈栎(1252-1334)撰。阵栎,字寿翁,号定宇。休宁(今属安徽)人。宋亡后,隐居三十八年。后复出应试,中浙江乡试。因病不及会试。二年后,上书于执政,不报。遂终

  • 赣榆县志

    十八卷。清王豫熙修,张謇纂。张謇(1853-1926),字季直,江苏南通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状元。早年入淮军吴长庆幕府,清末发起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光绪十四年受聘编纂

  • 古唐诗合解

    十二卷。清王尧衢(生卒年不详)选编。王尧衢,字翼云,长洲(今苏州市)人,生活于康熙、雍正年间。编者将古诗、唐诗选录合编予以笺释注解之,自谓“欲抉诗之原本以及流而得其全”。所选上古至唐古、近体诗及隋代乐

  • 资治通鉴释文

    三十卷。宋史炤撰。史炤字见可,四川眉山人。博古能文,苏轼兄弟以乡先生事之。时为右宣义郎监成都府粮料院。是编卷首有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月左朝散郎权发遣黎州军州主管学事缙云冯时行序,云:“字有疑难,

  • 言行龟鉴

    八卷。元张光祖(生卒年不详)编。张光祖生平事迹不详。惟有此书卷首大德癸卯(1303)陈普序,称其字绍先,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人。大德五年(1301)为泉州推官。又有大德甲辰(1305)熊禾序,称张光

  • 宋政和礼器考

    一卷。清孙治让撰。孙诒让,详见《契文举例》条。孙诒让对古文字学的最大贡献是对不同代的铭文作偏旁分析,借以追寻古文字的发展规律。他所著《古籀拾遗》三卷,上卷订正宋代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十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