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万事足传奇

万事足传奇

二卷。明冯梦龙(1574-1646)撰。梦龙字犹龙,又字耳犹,号翔甫,别署龙子犹、姑苏词奴、墨憨斋主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崇祯初贡生,官丹徒训导,寿宁知县。梦龙才情跌宕,诗文藻丽,尤明经学,著述颇丰,所撰《春秋指月》、《衡库》二书为举业家所宗。辑话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并编时调集《挂枝儿》、《山歌》、散曲集《太霞新奏》,笔记《古今谭概》,另有《墨憨斋定本》传奇,别本《春秋大全》,《智囊》等。无名氏《传奇汇考》著录本书为梦龙作,至明吕天成《曲品》,仅著录其《双雄记》一本,此曲约为梦龙万历三十八年(1610)后之作,故天成未及列入。此本二卷,三十六出,演陈循、高谷故事。陈循、高谷共学于《周礼》,偶遇土地神,戏书数字以贬之。土地求解于礼,得免于罪。陈循妻梅氏,贤淑无子,欲为置妾,循不从,梅氏乘循醉进之,后循与谷同年及第。当谷就试时,途中夜宿古庙,闻女子哭声,往讯之,乃其父母卖之以赛神者,谷欲救之出,而神至,谷即挺剑与斗,神负伤而逃,女不愿归,谷始留为妾,因妻甚妒,寄居道观。后有势豪,逼娶结讼,适推官顾愈为谷之同年,乃责势豪而释女,时已生子,顾愈便挈女入京,归于高谷。按苏轼赠子由生子诗有“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之句,世人遂以生子为万事足,此剧题意便出于此。此本卷首点评谓旧存《万全记》,词多鄙俚,调复不叶,故此剧饰情节而文之,据此可知此剧非梦龙所创,系改编旧本。《曲品》卷上评梦龙谓:佛根无染,仙骨不羁,文渊著绩于烽烟,长源陶情于籤轴,雅韵炊金,馔玉新载,绣口锦心,列入上之下品。今有明刻丛书《墨憨斋传奇》本行世。

猜你喜欢

  • 石经考异

    二卷。清杭世骏撰。杭世骏(1695-1772),字大宗,号堇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因主张“朝廷用人,宜泯满汉之见”,罢归。晚年主讲粤东、扬州书院。学识渊博,长于史学及小

  • 仙居丛书第一集

    十二种,七十一卷。民国李镜渠编。李镜渠字秋禅,浙江仙居人。仙居地属台州,前人所编如《台州丛书》、《台州丛书续编》等丛书所收仙居人著述仅三种,李镜渠于是出其兰雪草堂所藏乡贤遗著孤本,又下力搜寻,汇辑成此

  • 黎子杂释

    一卷。明黎久之(生卒年不详)撰。黎久之,字未斋,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西)人。曾作过高要县知县。其生平事迹不详。书中有永乐、宣德年号,由此可以断定其为明宣宗以后人。此书一卷,杂举奇幻之事,并以此推求其理

  • 瑞安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张德标修,黄征文、王殿金纂。张德标字玉衡,渭南人,荫生出身,嘉庆时任瑞安县知县。黄征文,字平甫,余姚人,瑞安县训导,候选知县。此志为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卷首为图。卷一舆地志,目

  • 名公书判清明集

    十七卷。无名氏撰。本书记录了许多宋、元两代官员审案时的判语。行文工巧对偶,颇有文彩。书中所涉及人名均署其人的别号。《名公书判清明集》有《永乐大典》本,清代《名公书判清明集》被列入《四库全书》存目中。此

  • 石点头

    十四卷。题“天然痴叟著,墨憨斋主人评”。前有古吴龙子犹叙。墨憨斋主人、龙子犹皆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号。从叙文中得知作者字浪仙,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认为是席浪仙。作者真实姓名及生平事迹无法考断,当为冯

  • 楚骚绮语

    六卷。明张之象(生卒年不详)编。张之象著有《太史史例》。本书摘录楚词中的字句编辑而成。同时,又杂录二十五赋,又不著明其出自何篇。

  • 杲堂文钞

    六卷。《诗钞》七卷。清李邺嗣(1622-1680)撰。李邺嗣,原名文允,字杲堂(一字邺嗣),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顺治诸生,年十二、三能诗,有秀句。后受父亲牵连,下狱。自此绝意人世,借诗酒,以寄情

  • 毋自欺斋诗稿

    一卷。清陈其藻(生卒年不详)撰。陈其藻,字鲁塘,一字铁山。嘉应州兴宁(今广东兴宁)人。贡生,历署乐昌、花县儒学。其学根底经史,诗则血性淋漓,全从真气滚出,不作句雕字琢。著有《毋自欺斋诗稿》四卷。本卷辑

  • 东坡外集

    八十六卷。未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明焦竑序,序称:世传东坡集多乱以他人之作。如《老苏水官》、《九日上魏公》、《送僧智能》三诗,《叔党飓风》、《思子台》二赋,人知其谬;至于《和陶拟古九首》、《大悲圆通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