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一片石

一片石

清蒋士铨撰。其生平见《冬青树》条。此剧写书生薛天目乘船来到江西南昌的隆兴观塘,在一座酒楼内坐下,时值夏初,凭窗远眺引起沧桑之感,想起二百年前的明代宁王朱宸濠,因谋反而遭殄灭,而他的妻子娄妃却富有才智,死得节烈,可惜她的遗骸,不知葬在何处。想到这,便在墙上题诗二首,以示悼念。题完,便伏案而卧。这时娄妃的灵魂在一派仙乐中来到酒楼,此刻她因听到下界有人提到她的名字,又在酒楼题诗,前来一看,凄然有感,便向梦中的薛生指示残存的墓址,以供寻访。薛生醒来,梦中所闻,宛然在耳。于是便四处寻访,通过当地管文物的官员,寻得娄妃古冢在上饶两漕仓界墙之中。布政司篯继铿为娄妃树碑修墓,亲自到坟前祭奠。薛天目闻此盛举,便来拜谒。他见了篯大人,盛称其彰微阐幽之功,并说自己题了两首诗,以表寸心。篯大人读后不禁夸奖说:“此古人神弦曲之遗也!”天上的娄妃受到人间的祭奠,感激异常。但觉当年草草殡葬,无文志墓,深为抱憾。借当日端午节,她在南昌滕王阁特地摆下酒筵,邀请仙人吴彩鸾与麻姑前来观赏赣江上的龙舟竞渡,顺便请麻姑撰写墓志,吴彩鸾书丹刻石。二人欣然答应,一时间锦字云笺,令人称绝。席终人散,仙人们翩然而去。此剧后作者又作《第二碑》(又名《后一片石》),此剧情节简单,想象丰富,使此剧呈现了既见有真实性也具有浪漫性的风格。作者使史实与幻想得到初步结合,让娄妃灵魂托梦与薛生,以娄妃墓作为故事核心(墓确实存在),为全剧奠定了主体。颇能令人赏心悦目。《一片石》剧有《藏园九种曲》本、《红雪楼九种曲》本、1923年上海朝记书庄影印本。《第二碑》剧有乾隆间蒋氏藏园刊本、藏园重刊本、坊刻本、石印本。

猜你喜欢

  • 永川县志

    ①九卷,清王浩、张心鉴纂修。王浩,曾任永川县知县。张心鉴,曾任永川县令。《永川县志》乾隆六十年(1795)刻本。此志文笔平庸,记述有很多谬误之处。但其为永川县第一部志书,其后继此志而续之者,道光间有县

  • 即墨志

    十卷。明许铤修,杜为栋纂。许铤字静峰,武清县人,进士出身,万历六年(1578)任即墨知县。任职期内,有政德,十一年(1583)升兵部主事。杜为栋,祥符县人,举人出身,万历六年任即墨县教谕,后升任陕西洛

  • 夏小正训解

    四卷。《考异》一卷,《通论》一卷。清王宝仁(详见《周官参证》)撰。是书前有嘉庆十九(1814)毕宪曾、二十四年(1819)彭兆荪序及嘉庆十八年(1813)自序。其体例是先在记文下系己说,再在传文下申传

  • 春秋公羊穀梁传解诂

    一卷。晋刘兆撰,清马国翰辑。据《晋书·儒林传》,刘兆字延世,济南东平(今山东东平)人,汉广川惠王之后,安贫乐道,潜心著述,数十年都足不出户。他鉴于《春秋》一传而三家殊途,儒者互相攻击,如同仇敌,于是想

  • 东昌府志

    ①五十卷,首一卷。清胡德琳等修,周永年等纂。胡德琳详见乾隆《历城县志》。周永年字书昌,号林汲山人,山东历城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著名的藏书家。曾参与《四库全书》编纂,承担佛

  • 华泉集选

    四卷。明边贡(1476-1532)撰。边贡,字庭实,号华泉,历城(属山东)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著有《华泉集》。此选系清王士祯删定,凡四卷。据王氏序称“济南诗派大昌于华泉(边

  • 子书百家

    见《百子全书》。

  • 伤寒直格方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伤寒直格方》三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金刘完素(详见《素问玄机原病式》)撰,伤寒类著作。《伤寒直格方》又名《伤寒直格》、《刘河间伤寒直格方论》,元葛雍编。雍字仲穆,号华盖山樵,临川(今属江西)

  • 圣学宗要

    一卷。《学言》三卷。明刘宗周(1578——1645)撰。刘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于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光禄寺丞、太仆少卿、工部

  • 蒲圻县志

    ①十卷,清劳光泰修,但傅熺纂。劳光泰,广东南海人,进士,官蒲圻知县。但傅熺,本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优贡。乾隆三年(1738)王云翔续修县志,六十余年,其间兴废盛衰,几经迁变,不广集重修,将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