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野狐岭战役

野狐岭战役

金蒙问一次重要战役。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蒙古军在乌沙堡(今河北张北西北)战役中大败金军后,顺利进军抚州(今内蒙古兴和境)等地。八月,金卫绍王改以参知政事完颜承裕(一名胡沙)主边事,率大军号称四十万据险扼守野狐岭(今河北万全北),马步军齐进出击。蒙古骑兵采取两翼包抄,截断野狐岭通道之战术,以少胜多,再次大败金军。金军被迫退保宣平(今河北怀安旧城附近)一线。

猜你喜欢

  • 两淮交子

    简称淮交,又名两淮会子。南宋淮南东路、淮南西路通行的一种纸币。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诏以铁钱为币值本位,印造二百、三百、五百、一贯四种共四百万贯交子,限两淮地区使用。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

  • 秦服百越

    秦统一前,分布在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一带的若干部族,统称“百越”。其中著名的有于越、闽越、西瓯、骆越等。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楚后,在今浙江绍兴一带设会稽郡,在今福建福州一带设闽

  • 转运司

    官署名。唐代始置水陆发运使,管理洛阳、长安(今陕西西安)间粮米转运事务。后设江淮转运使,掌东南诸道粮米、盐、铁、钱币转运事宜。后又有诸道转运使,总掌全国粮米财货转运及出纳,往往由宰相或盐铁使等官兼领,

  • 门下省

    官署名。秦、西汉有侍中之名,但无寺省之设。东汉始设侍中寺,晋称门下省,为皇帝侍从机构,以备顾问。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政出门下,权力愈重。隋唐时,与中书省、尚书省合称“三省”,成为中央政权的核心

  • 南京临时政府

    辛亥革命时期在南京建立的临时中央政权。武昌起义成功,各地纷纷响应,短期内已有很多省区脱离清政府而宣告独立。1911年11月(九月)首义的湖北和上海地区同时发起筹组中央政权的倡议。经过争议,11月30日

  • 海约翰政策

    见“门户开放政策”。

  • 葵丘之会

    齐桓公建立霸权后,于公元前651年召集鲁、宋、郑、卫、许、曹等国诸侯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举行盟会。周天子也派宰周公前往,并赐齐桓公胙(祭肉)。这次盟会规定,凡同盟之国,不可壅塞水源,不可阻碍粮食流通,

  • 朱光卿、聂秀卿起义

    元末广东农民起义。首领朱光卿,广州增城县(今属广东)人;聂秀卿,惠州归善县(今广东惠阳)人。顺帝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正月,朱光卿在增城起义,建国大金,改元赤符。石昆山、钟大明等率众响应。元政府命

  • 陈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妫姓。周武王灭商后所封。开国君主胡公,相传为舜的后代。都宛丘(今河南淮阳)。春秋时,陈为小国,常受楚国胁迫。哀公时曾为楚所灭。五年后楚复立哀公子为陈侯。再传至陈湣公时复灭于楚,时当公

  • 汉朝

    朝代名。包括西汉和东汉。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 不久又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国号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或前汉。疆域东南至海,西到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葱岭,西南至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