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王世充政变

王世充政变

隋大将王世充争夺洛阳政权、废越王杨侗而自称皇帝的政变。王世充曾率军镇压朱燮、管崇、孟让、格谦、卢明月等农民义军,深得炀帝宠信。后受炀帝之命,率兵入中原,抗拒瓦岗军。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为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后,他即与原东都留守元文都、段达、卢楚等拥立越王杨侗为帝,官至吏部尚书,封郑国公。后杨侗用元文都、卢楚之策,封李密为太尉、尚书令,诱使瓦岗军与宇文化及决战。王世充不甘居于李密之下,遂与元文都、卢楚等人结怨。七月,元文都、卢楚谋除王世充,段达泄其谋。王世充率兵攻入洛阳宫,诛杀元文都、卢楚等人,遂掌东都政权。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四月,又废杨侗, 自称皇帝,年号开明,国号郑,成为唐初割据政权之一。

猜你喜欢

  • 天下兵马大元帅府

    辽代最高军政机构。辽以北枢密院为主管军政的机构。但习惯上又往往以太子、亲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和副元帅,总领全国军政。置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为其办事机构,其下有大元帅府、都元帅府、大详稳司、诸路兵马统署司等机

  • 真定府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二月,分路南下攻宋的金军宗望所部围攻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守将刘翊亲率城内军民奋勇抵抗。金军带宋朝人质肃王赵枢、太宰张邦昌与割地专使等至城下劝降,也被

  • 窦建德起义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之一。其领袖为窦建德。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河北地区有孙安祖、张金称、高士达等农民义军活动,窦建德因支持义军,举家被害,遂率二百人起义,投高鸡泊(位于今河北漳南)高士达。孙安祖、张

  • 重熙伐夏

    辽夏间一次战役。元昊称帝后,西夏势力日渐强盛,辽属党项部落纷纷叛辽附夏。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辽西南面招讨都监罗汉奴带兵讨伐叛辽党项部落,被西夏援军打败。辽招讨使肖普达、详稳张佛奴皆死。九月,

  • 销兵

    秦始皇为了防止人民起义,维护其统治而销熔民间兵器的措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下令“收天下兵, 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金人即铜人。据《三辅旧事》称:铜人各重二十四万斤(一说各重三十

  • 辽军南侵

    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出卖幽、云十六州于契丹,打开了辽军进入中原的门户。石敬瑭死后,后晋政局不稳,辽主耶律德光乘机大举南侵。开运元年至四年(公元944年—947年),辽军先后四次入犯中原,均遭失败。开运元年

  • 骑士

    西汉时根据地方特点训练各种兵卒,西、北边郡产马地区训练骑兵,称骑士。

  • 马相、赵祗起义

    东汉末年,益州绵竹(治今四川德阳北)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失败后、朝廷对农民的压迫更变本加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春,马相、赵祗在益州绵竹领导数千名农民举行起义。攻下绵竹城,杀县令李升。又攻破雒县(治

  • 府兵制

    西魏、北周、隋、唐时期的一种兵制。西魏大统年间(公元535年—551年)宇文泰采用鲜卑族的八部之制,立八个柱国大将军,由其中的六个实际分别统领军队。每个柱国大将军,督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督两个开府

  • 吴奤儿起义

    明初贵州苗族人民起义。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吴奤儿领导五开(今贵州黎平一带)苗族人民起义,自称“刬(铲)平王”,古州(今贵州榕江)十二个长官司全都响应,号称二十万众,杀指挥佥事过兴等。洪武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