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武陵蛮起义

武陵蛮起义

东汉少数民族起义。武陵蛮,又称五溪蛮,是槃瓠部的一支,因其所居住的今湘西、鄂西南地区在汉高祖刘邦时曾设立为武陵郡而得名。西汉末年,汉人流入蛮族地区,与蛮人错居杂处,武陵蛮势力日益壮大。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武陵蛮据险隘,攻击当地郡县,光武帝刘秀派刘尚率兵镇压,全军覆没。次年,李嵩、马成督军前往,不能获胜。建武二十五年,伏波将军马援等统兵四万前往,武陵蛮顽强抗击,汉军死耗惨重,马援也因疾而亡。后来,武陵蛮因饥困而降。东汉后期,政治腐朽,武陵蛮频繁起兵反抗。永和元年(公元136年),东汉政府增加賨布,武陵蛮聚众起义反抗,次年被武陵太守李进镇压。元嘉元年(公元151年),武陵蛮四千余人,拘执县令,屯结深山,至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太守应奉以恩信招诱方降。延熹三年(公元160年),武陵蛮六千余人,围攻江陵,刺史、太守等弃城而逃。车骑将军冯绲率军至,武陵蛮降散。官军还,武陵蛮复聚攻其郡县,后被平定。中平三年(公元186年) 武陵蛮再攻郡县,被州郡击破。

猜你喜欢

  • 五等爵制

    旧说分封制下授予诸侯的五个等级的爵位。《礼记·王制》: “王者之制爵禄, 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但据近人研究,我国古代并不存在等级森严的五等爵制。周代畿内贵族兼作王官者多称公;畿外较大诸侯则称

  • 宗社党

    辛亥革命期间清朝皇族亲贵成立的反动组织。1912年1月正当南北议和、清朝即将覆灭之际,以皇族亲贵中的少壮派良弼、溥伟、铁良等为核心组成宗社党,妄图凭借皇族亲贵的力量作垂死挣扎,抗拒革命,反对清帝退位,

  • 中英会议条款

    见“中英烟台条约”。

  • 占城稻

    又称占禾、早占。原产于越南中南部占城一带。约于唐末、五代初传入我国福建沿海。为旱稻良种。其特点为耐旱,穗长而无芒,颗粒小,不择地而生。又生长期较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我国江南气候较热,淮南地寒,均宜

  • 甘英出使大秦

    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西域都护班超派遣都护掾甘英出使大秦 (罗马帝国)。甘英出龟兹(今新疆库车),经疏勒(今新疆喀什),越葱岭,过无雷(今帕米尔)至大月氏(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出木鹿城(

  • 反对英美掠卖华工斗争

    十九世纪中国人民反对英美殖民主义者掠卖华工的斗争。鸦片战争后,英、美殖民者在其本国政府或明或暗的支持下,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拐骗或掳掠中国劳动人民,贩往美洲、非洲、澳洲及东南亚一带从事奴隶劳动,被掠卖的

  • 蓝玉之狱

    明代党狱。蓝玉(?——公元1393年),定远人(今属安徽),开平王常遇春妻弟,初在常遇春部下,临敌勇敢,所向皆捷。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任大将军,多次领兵出征,在打击元朝残余军事力量以及在西北

  • 淮西之变

    南宋初淮西兵将叛降事件。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春,宰相兼都督张浚奏罢刘光世兵柄,以其军隶属于都督府。八月,以刘部将王德、郦琼分别为淮西正副都统制,而以文臣吕祉节制之。王、郦之间素不相协,宋廷乃调王

  • 前徒倒戈

    周武王伐商战役中,在牧野战场上发生的商纣王军中下层士兵的阵前起义。徒是步兵的称呼。古代战争以车战为主,步兵为辅,战车上的甲士只有贵族才能充任,协同作战的步兵则由下层庶民充当。由于商纣王统治时期对平民的

  • 三武灭佛

    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执政时先后打击佛教的事情。佛教是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之一,但寺院地主又与封建政府间存在着争夺人口、资产、土地的矛盾。因此,时常受到封建政府的抑制和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