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天京保卫战

天京保卫战

1862-1864年(同治元至三年),太平军为保卫首都天京而进行的悲壮战斗。1862年5月(同治元年五月),清江苏布政使曾国荃所部湘军陆师、兵部侍郎彭玉麟所部水师,分两路进逼天京,陆师驻雨花台,水师泊护城河。李秀成奉命从苏南分军三路回援。10月13日(闰八月二十日),李秀成亲率主力与曾国荃部湘军展开激战,因久攻不胜,于11月26日(十月五日)主动撤军。正面强攻不利,洪秀全又命令李秀成执行“进北攻南”的新计划,即循长江北岸西进皖鄂,与西北太平军会师武汉,迫使天京外围的湘军回师救援,以便趁机歼灭湘军, 解除京围。李秀成勉强从命,派林绍璋先行,次年2月(同治二年正月)亲率主力渡江入皖。曾国藩一面派兵援皖,一面令湘军猛攻天京。5月(三月)李秀成攻六安不克,折回寿州, 6月(四月)抵天长,不久洪秀全召李秀成率军回援天京。此次战役损兵折将,遭致惨败。这两次战斗的失败,使天京陷于坐困局面。从此太平天国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只能凭借城防工事,消极防御。1864年3月 (同治三年正月),湘军合围天京。6月1日(四月二十七日)洪秀全病逝。7月19日(六月十六日) , 天京陷落,守城将士除少数突围外均壮烈牺牲。

猜你喜欢

  • 回回国子监

    元代中央教育机构名,掌亦思替非文字(一些学者认为,亦思替非文字即波斯文字)教育。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八月,置回回国子学。至仁宗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四月,复置回回国子监,其生员,多充回回

  • 常胜军

    由美国人华尔洋枪队扩编改名的反动军队。外人称“松江军”、“昆山军”。1860年(咸丰十年),中外反动势力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由苏松太道吴煦和候补道杨坊,勾结美国人华尔在上海招募外国亡命之徒成立洋枪队,华

  • 庆历党争

    宋仁宗时统治集团内部的朋党之争。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具有革新思想的范仲淹等曾因上书言时政之弊,忤宰相吕夷简,被指为朋党,遭到贬黜,朝论大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朋党之议暂息,范仲淹出任

  • 枞阳会议

    太平军将领在安徽枞阳镇(今枞阳县)召开的军事会议。1858年7月下旬(咸丰八年六月中旬)李秀成、陈玉成、李世贤、黄文金等将领在枞阳集会讨论并决定了统一指挥联合作战的方针和解救天京的军事计划。会后,陈玉

  • 桂陵之战

    参见“围魏救赵”。

  • 都统司

    金代统军机构之一。阿骨打建国前后,多将契丹、渤海、奚族降兵直接编入女真猛安谋克,以壮大其军事力量。后由于降兵增多,乃渐依猛安谋克制把降兵分别编组成军,设都统司,由女真贵族统领之。每都统司辖五、六万人。

  • 白起陷郢

    战国时秦将白起攻陷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的战役。楚顷襄王时,统治者淫逸侈靡,不顾国政。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使大良造(第十六级爵位)白起击楚,攻克郢,烧楚先王墓夷陵 (今湖北宜昌东南)

  • 同文馆之争

    清末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之一。1862年(同治元年)议政王、首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诉等奏准设立同文馆,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相当于小学程度。1866年(同治五年)奕訢等奏请在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延聘洋人为

  • 四公子养士

    战国时,齐有孟尝君田文,赵有平原君赵胜,魏有信陵君魏无忌,楚有春申君黄歇,都是贵族公子。他们担任将相,辅国持权,争相养士。孟尝君、春申君各有食客或宾客三千余人,信陵君有食客三千人,平原君亦有宾客数千人

  • 二程理学

    北宋程颢、程颐兄弟所倡导学说之统称。宋代思想家多以理(或“天理”)、气来论证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二程皆曾从学于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颢以“天理”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根本,于伦理上则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