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说话

说话

讲唱艺术。简称“话”。意为讲说故事。此种艺术形式隋代已有,侯白《启颜录》载,杨素之子杨玄感曾叫侯“说一个好话”。这是关于说话艺术的较早记载。唐郭湜高力士外传》载,唐玄宗退位后居西内时,就经常听“讲经、论议、转变、说话”,可见盛唐时“说话”已很流行,且进入了宫廷。中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有“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诗句,自注:“乐天每与予游从,无不书名屋壁;又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从《启颜录》和元诗看,隋唐时“说话”的内容较广泛,很为听众喜爱。说话的底本就是“话本”。敦煌写本《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等,都是唐人“说话”的底本。

猜你喜欢

  •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程千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出版。本书是第一部系统考察唐代行卷风尚和全面论述行卷之风与唐代文学之关系的专著。作者广征史料,阐幽抉微,精加辨析,谨严论证,比较圆满地解决了唐代文学研究的这个重要

  • 贞曜先生墓志铭

    唐韩愈作。宪宗元和九年(814)作于长安,时愈为比部郎中。贞曜先生谓孟郊,贞曜为郊友朋所议私谥。志文先写孟郊之死、己之哭及友朋之哭,不同于一般志文先叙里居、名讳等,见出愈与郊情谊之深。郊一生官微职卑,

  • 押韵

    指诗词等韵文为求声韵和谐,音节优美,在句末用同韵之字。近体诗定型以后,押韵成了近体诗格律基本要求之一。近体诗要求偶句押韵(间亦有首句押韵或句句押韵者),除首句起韵外,韵脚只能为同一韵部,且不能押同字,

  • 和邵大震

    【介绍】:王勃作。见《蜀中九日》。

  • 众毛飞骨

    谓众多轻物能掀起重物。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群轻折轴,下沉黄泉;众毛飞骨,上凌青天。”

  • 种瓜侯

    指召平。亦代指隐逸者。司空图《休休亭》:“可怜藜杖者,真个种瓜侯。”参见“种瓜人”。

  • 李愬

    【生卒】:773—821【介绍】:字元直,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李晟子。以父荫入仕,任随唐邓节度使时,雪夜袭蔡州,擒吴元济。以功迁山南东道节度使,封凉国公。官终太子少保,谥武。新、旧《唐书》有传。《

  • 触藩

    《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后用以喻碰壁,进退两难。王昌龄《咏史》:“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韦应物《示从子河南尉班》:“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

  •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介绍】:李白《梁园吟》诗句。二句表达了诗人欲待时而起,报国济民的宏伟意愿。济苍生,语出《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戏曰:‘卿屡

  • 青钱学士

    【介绍】:见张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