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李白作。此诗为讥刺和抨击朝中宦官的嚣张气焰和斗鸡小儿的飞扬跋扈而作。诗中讥玄宗无圣尧之德,而奸佞却暴横有甚于盗跖,叹时无洗耳翁以辨其是非,世将乱矣。当作于天宝初年在长安时。
东汉祢衡文思敏捷,但气刚傲物,孔融荐之曹操,曹操因其对自己多所触辱,将他送给刘表,刘表又送之于江夏太守黄祖。祢衡与黄祖长子黄射友好,时黄射大宴宾客,有人献鹦鹉,黄射请祢衡作赋以咏之,祢衡揽笔而作,文不
【介绍】:一作卢鸿一。字颢然,一作浩然。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后徙洛阳(今属河南)。嵩山隐士。玄宗屡召不至。开元五年(717)再召,始至东都见驾。拜谏议大夫,固辞。诏许还山,赐予甚厚。及卒,又赐万钱
相传春秋时人项橐七岁即为孔子老师。后因以“项橐称师”为儿童早慧之典。路德延《小儿诗》:“项橐称师日,甘罗作相年。”
《晋书·陶潜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后用典形容人情趣高雅,任真自得。白居易《访陶公旧宅》:“不慕尊有酒,不慕琴无弦。
指潘岳。李端《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武元衡《秋怀奉寄朱补阙》:“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参见“潘鬓”。
诗集。唐曹唐撰。曹唐曾为使府从事,因以名集。《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曹唐诗》三卷,《郡斋读书志》卷四、《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均作《曹唐集》一卷。其集宋代已有散佚,《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曹松集》称:“
【介绍】:赵嘏作。西江,一作“江上”,指南京与九江之间的那段长江。诗写晚泊所见,意象苍茫,情思渺远,可谓“善写江天入暮,空阔萧寥之状”(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唐韩愈作。宪宗元和六年(811)作于洛阳,时愈为河南令。文云:“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和而唱之,同然一辞。”是先有争名者之毁然后贺乃不肯应举。文先以儒者奉行之律,即“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
两种草名。《左传·成公九年》:“《诗》曰:‘虽有丝、麻,无弃菅、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凡百君子,莫不代匮。’”后用以喻低贱的人或物。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安将蒯及菅,谁慕粱与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