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登楼

登楼

【介绍】:

①(全)朱斌作。题注:“一作王之涣诗。”而在题王之涣作《登鹳雀楼(全)》诗下注云:“一作朱斌诗。”按:此诗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国秀集》卷下,作“处士朱斌”诗,题为《登楼》,与《登鹳雀楼》诗只异一字,“一层楼”作“一重楼”,余均同。而《国秀集》卷下又收王之涣诗三首,不及此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二二引唐人所著《翰林盛事》则云:“朱佐日,(吴)郡人。两登制科,三为御史。……天后(武则天)尝吟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北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问是谁作?李峤对曰:‘御史朱佐日诗也。’赐彩百匹,转侍御史。”而《吴中人物志》卷七又云此诗为朱佐时作。芮挺章为玄宗时人,据考朱斌、朱佐日、朱佐时、王之涣皆同时人。故当依《国秀集》作朱斌诗为是。诗前二句写登楼所见,白日西沉,黄河东流,是实写地势之高,所见之远;后二句则转为虚笔,原来前之所见,并非最高处所见,暗中将楼之高更推进一步,更上层楼的景致,则留待读诗人自家想象。整首诗写得气势阔大,有包举一切之概,后二句更以其蕴含哲理,成为千载传诵的名句,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②(全)杜甫广德二年(764)春在成都作。东汉末年王粲伤乱离而作《登楼赋》,诗题取意于此。“万方多难此登临”一句,为全诗纲领,余则皆从此生出。“花近高楼”,本可凭高饱览大好春色,却说“伤客心”,盖因正当“万方多难”之故。颔联写景虽气象雄伟,但浮云苍狗变幻,宛如多难人生,世事无常,睹景伤景,遂引出以下吐蕃陷京,代宗幸陕,寇盗相侵,国难孔急等情事。登高抒怀,抚今追昔,遂有后主祠庙,聊吟《梁甫》之深慨。情甚悲郁苍凉,但因作者取景壮阔,故虽伤心而无衰飒之气,又因作者爱国情深,坚信“北极朝廷终不改”,故情虽伤而不流于悲观。纪昀曰:“何等气象!何等寄托!如此种诗,如日月终古常见而光景常新。”(《瀛奎律髓汇评》卷一)③(全)羊士谔作。此诗当是元和三年(808)诗人被贬为巴州刺史以后所作。诗题为“登楼”,前三句则纯然写景,末句方点出“登楼”,感秋风而思故园之情俱在不言之中,笔法含蓄高妙,写景而有情致。

汉末王粲避乱居荆州,作《登楼赋》,抒发感时思乡之情。后因以“登楼”为客居异乡而思归之典。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之五:“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猜你喜欢

  • 孙伏伽

    【生卒】:?—658【介绍】:贝州武城(今河北清河西北)人。隋大业末自大理寺史累补万年县法曹。唐武德初,上书高祖,授治书侍御史。太宗即位,封乐安县男,迁大理少卿。后坐奏囚失,免官。起为刑部郎中,累迁大

  • 燕子楼诗三首

    【介绍】:张仲素作。约作于元和十年(815)张任司勋员外郎时。诗咏写燕子楼主人武宁军节度使张惜的爱妾关盼盼事。三首诗分别咏写关盼盼独居的寂寞,甘于守节的情操以及她一任芳华流逝,决不思重操管弦的灰冷痛苦

  • 山行见孤松成咏

    【介绍】:张宣明作。诗借咏高山孤松的葱郁、挺拔,惜其派不上用场,暗寓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同时赞扬了松树岁寒而不凋的品格。咏物形象生动,寄托遥深。凤阁舍人梁载言赞其“文之气质,不减于长松也。”(刘肃《大唐

  • 滂沛

    雨大貌。徐夤《喜雨上主人尚书》:“几日淋漓侵暮角,数宵滂沛彻晨钟。”

  • 醉菊花

    晋代陶潜辞官家居,九月九日无酒,出宅就菊丛摘菊独坐,恰逢刺史王弘派人送酒,遂畅饮大醉而归。事见《宋书·陶潜传》。后因以“醉菊花”或“醉东篱”为家居畅饮或重阳节畅饮之典。刘长卿《赠元容州》:“避世歌芝草

  • 孟几道

    【介绍】:见孟简。

  • 顾封人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懿宗时人。咸通中曾应进士试。有《月中桂树》诗,写应举失利之哀。《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所附小传。

  • 下头

    下面,下边。白居易《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今岁暮春上巳,独立香山下头。”曹松《题僧松禅》:“传是昔朝僧种著,下头应有茯苓神。”

  • 窦巩

    【生卒】:772—831【介绍】:唐代诗人。字友封。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一说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排行七。窦叔向第五子。元和二年(807)进士及第。五年(810),辟义成节度使从事,授秘

  • 裴回

    ①往返;来回走动。李白《留别贾舍人至二首》之一:“裴回苍梧野,十见罗浮秋。”杜甫《寄赞上人》:“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②犹彷徨。游移不定貌。王昌龄《长信怨》之二:“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