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
思量,斟酌。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笑读曹娥碑,沉吟黄绢语。”
【介绍】:韩偓作。古代女子年十五始用簪束发,表示成年,此谓上头。诗写一快满十五岁姑娘因要迎接“上头”仪式,学束发,穿新裙,翻来覆去。通过一系列动作描绘,生动细腻展示了姑娘的心理状态,情趣盎然。近人俞陛
唐僧人。曾与杜甫等交游。杜甫《别赞上人》:“赞公释门老,放逐来上国。”
诗集。唐曹邺著。《宋史·艺文志》著录《曹邺古风诗》二卷。此本与《新唐书·艺文志四》所录“《曹邺诗》三卷”卷数不同,想系另一刻本,在宋时较流行,元以后湮没。至明嘉靖十九年(1540),桂林府推官署阳朔县
【介绍】:唐末僧人。先从从谂学法,后住婺州木陈。《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在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会稽山禹陵右侧。始建于南朝梁。孙逖《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山围伯禹庙,江落伍胥潮。”
①在四川省安岳城南安泉山麓。唐武宗会昌三年(843)贾岛任普州司仓参军三年期将满时,染疾卒于官舍。次年三月,夫人刘氏承遗命迁葬于安岳县今址。墓旁原有瘦诗亭,民国年间已废。1954年重建祭堂一间,内存明
【介绍】:①(全)戎昱作。诗题一作《和蕃》。诗以汉喻唐,批判了唐代中叶朝廷所一味采取的和亲妥协政策。直发议论,说理透彻。②(全)罗隐作。此诗借古喻今。以南朝诗人徐陵和战国平原君赵胜为例,说明历史上的文
【介绍】:宋之问作。此为作者流放钦州(今属广西)时所写。桂江,即今漓江。诗中“滩险”、“峰攒”虽述山川之险,何尝不可以视为世路艰难的象征。“溪寂”、“猿啸”,虽状自然声息,何尝不可以看作心境悲凉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