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弃。韩愈《郓州溪堂诗》:“公在中流,左《诗》右《书》,无我斁遗,比邦是庥。”
【介绍】:于良史《春山夜月》诗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既描绘了水清夜静、月白花香,又流露了诗人的一片天真童趣。
【介绍】:一作张佖。字子澄,淮南(今安徽寿县)人。仕于南唐,后主时为句容县尉,以上书后主言国事激切,征为监察御史,历考功员外郎、内史舍人。马令《南唐书》、《十国春秋》有传。擅长诗词,多为七言近体,诗风
春秋楚庄王姬。曾谏止庄王狩猎,使勤于国政,又向庄王进言任用贤相孙叔敖,助楚成霸业。见汉刘向《列女传·楚庄樊姬》。刘禹锡《纪南歌》:“天寒多猎骑,走上樊姬墓。”
知道,料想到。白居易《曲江亭晚望》:“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
儒冠,儒生所戴之冠。指从事儒业、读书。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后世不得志的儒生常以“儒冠误身”叹息读书误了自己的前途。宋晁补之《摸鱼儿》词:“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
传告;告知。李白《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杜甫《莫相疑行》:“寄谢悠悠世上儿,不争好恶莫相疑。”
【生卒】:约805—871或876【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希孺,号昌晦,又号场老。泉州南安(今属福建)人,郡望颍川(治今河南许昌)。黄滔姑父。少聪颖。十岁能诗,十三知名乡里。十七作《苏武谒汉武帝陵庙赋
【介绍】:《全唐诗》收其《敕和元相公家园即事寄王相公》诗1首,实为韩翃作,又见《全唐诗》韩翃集中(全)。唐无韩雄其人,“雄”盖为“翃”之讹。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辨之甚详,可参看。
邢治平辑。是书为一杜诗研究资料汇编,出自宋、元、明、清文人笔记,杂著、诗话等,共辑录约730条,分为六类,即杜诗评析、杜诗艺品、杜诗铨释、杜诗探源、杜诗辨误、其他。自唐以来诗家文人论说杜诗之资料极为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