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武则天

武则天

【生卒】:624~705

【介绍】:

武后,名曌,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14岁为太宗才人,赐号武媚。太宗死,削发为尼。永徽初,高宗复召为昭仪,进号宸妃。六年(655)立为皇后。显庆五年(660),高宗病重,参决朝政。上元元年(674)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683)临朝称制。天授元年(690)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尊为则天大圣皇帝,徙居上阳宫,寻卒,谥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乾陵。新、旧《唐书》有传。武则天能诗善文,对唐诗发展起过推动作用。《全唐诗》存诗46首,《全唐诗补编》补诗3首,诗序1篇。

【生卒】:624—705

【介绍】:

武周皇帝。名曌。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武士彟女。十四岁入宫为唐太宗才人,赐号武媚。太宗卒后,削发为尼。高宗时,复召为昭仪,进号宸妃。永徽六年(655),立为皇后,参决朝政,号为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弘道元年(683)临朝称制。载初二年(690)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徙居上阳宫,去帝号。是年冬卒,谥曰则天大圣皇后。天宝八载(749),定谥则天顺圣皇后。在位十六年,实掌国政四十余年,素多智谋,兼涉文史。曾召文学之士周茂思、范履冰等编纂《要览》、《字海》、《乐书要录》等书多种,撰有《垂拱集》一百卷及《金轮集》十卷,俱佚。《全唐诗》存诗四十六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三首、诗序一首;《全唐文》存文六十六篇,《唐文拾遗》及《续拾》补文三十一篇。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

猜你喜欢

  • 善道

    【介绍】:五代南唐禅僧。嗣盘龙可文。后住袁州木平山,因称木平和尚。南唐中主甚礼重之。卒谥真寂禅师。《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偈1首。

  • 奋迅

    ①形容鸟奋飞兽奔跑迅疾有力。卢照邻《浴浪鸟》:“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②精神振奋,行动迅速。王维《老将行》:“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③抖擞,抖动。白居易《西凉伎》:“奋迅毛衣摆双耳,如

  • 下江兵

    新莽末年绿林农民起义军的一支。《汉书·王莽传下》:“是时南郡张霸、江夏羊牧、王匡等起云杜绿林,号曰下江兵。”后亦泛指对抗朝廷的军事力量。王维《同崔傅答贤弟》:“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

  • 借韵

    即衬韵。指近体诗首句入韵且为用可以通押的邻韵,故称借韵。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借韵。”原注:“如押‘七之’韵,可借‘八微’或‘十二齐’韵是也。”

  • 岳阳楼别窦司直

    【介绍】:韩愈作。窦司直,指窦庠,字胄卿,善诗,时以大理司直兼管岳州(今湖南岳阳)。韩愈永贞元年(805)自阳山贬所量移江陵法曹,途经岳州,为作此诗。诗的前半部分写景。记述岳阳楼的胜况,铺写洞庭风涛的

  • 诗成珠玉在挥毫

    【介绍】: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句。珠玉,形容文采华美。挥毫而成珠玉,称美贾至才敏而诗工。

  • 拗救

    格律诗中出现拗句,一般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加以补救,称“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相救和对句相救。参见“本句拗救”、“对句拗救”。

  • 一草一木

    每一根草木。亦泛指细微之物。顾况《范山人画山水歌》:“一草一木栖神明,忽如空中有物,物中有声。”

  • 兴庆池侍宴应制

    【介绍】:苏颋作。山光积翠,水态含青,直视天河,俯窥京室,似乎欢乐无极,然而“日暮楼船更起风”一语,却使景象陡变,顿挫之致始露。

  • 一去不回

    犹一去不复返。韩偓《三月》:“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