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杜诏、杜庭珠编。一名《唐诗叩弹集》。杜诏(1666~1736),字紫纶,锡山(今江苏无锡)人。庭珠,字诒谷,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均生活于清康熙年间。《中晚唐诗叩弹集》,正集十二卷,续集三卷。专选长
《晋书·张华传》载:张华见丰城上空有紫气冲斗牛之间,乃使雷焕为丰城令,掘地得龙泉、太阿二剑。后以“星辰剑”泛指宝剑。杜甫《偶题》:“郁郁星辰剑,苍苍雷雨池。”
文集。唐孔绍安撰。《旧唐书·孔绍安传》谓有集五卷,但同书《经籍志下》作《孔绍安集》三卷,《新唐书·艺文志四》作五十卷。其集久已亡佚。《全唐诗》存诗七首。
【生卒】:620—699【介绍】:字文甫。绛郡(治今山西新绛)人。王之涣祖。贞观十四年(640)明经及第。为徐王侍读、蜀王府参军。历洛川主簿、新乐丞及乐寿丞。迁泽州端氏令。历汾川、鲁城令。官终文安令。
【介绍】:五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后蜀时在世。撰《拟讽谏集》,拟白居易讽谏诗,讽谕时事,共五十首,《宋史·艺文志七》著录为五卷。作品已佚。事迹见《南部新书》癸。
(—zhòng)①不符合标准。白居易《纳粟》:“扬簸净如珠,一车三十斛。犹忧纳不中,鞭责及僮仆。”②犹不堪。王建《春去曲》:“老夫不比少年儿,不中数与春别离。”
【介绍】: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自号“象溪子”。年20,博通经典,人称“象溪先生”。与颜标、卢肇有交往。曾隐于庐山。昭宗中和末江西乱时尚寓于旅舍,后不详。《全唐诗》存诗1首、酒令2句。
诗歌风格。元稹、白居易两人之诗体格相类,时人称为“元和体”,亦称“元白体”。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元白体”,自注:“微之、乐天,其体一也。”参“元和体”。
【介绍】:刘禹锡作。大和九年(835),宰相李训等以天降甘露为名,诱使宦官观看,欲尽诛之。事败,大臣十一族为宦官所杀,死者数千人。史称“甘露之变”。刘禹锡感于此事而作诗。当时大臣无辜被杀者甚多,如王涯
即灞陵岸。刘商《送别》:“灞岸青门有弊庐,昨来闻道半丘墟。”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参见“灞陵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