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望洞庭

望洞庭

【介绍】:

刘禹锡长庆四年(824)作。刘禹锡游览洞庭,倾心于秀丽纯美之景,油然而生赞叹之意,故此诗表现其赏爱山水之深情。前二句写出洞庭湖的总体特点,后二句用新颖贴切的比喻展示了洞庭湖的远景,纯净祥和而又富有情韵。青螺,喻指君山。后雍陶题君山》与黄庭坚《登岳阳楼望君山》诗,均受刘诗影响

猜你喜欢

  • 河上

    即河上公。李白《赠卢徵君昆弟》:“河上喜相得,壶中趣每同。”参见“河上公”。

  • 虞𩦎才望

    虞𩦎,晋代会稽人,字思行。曾任吴兴太守、金紫光禄大夫,被时人誉为兼有公才与公望者。后因用以称美才士。李瀚《蒙求》:“虞𩦎才望,戴渊锋颖。”

  • 别开生面

    语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后因以“别开生面”谓开创新的风格、形式。清朱彝尊《跋师子林书画册》:“自言用图写意,初不较其形似,盖欲别开生面,不同乎朱赵倪三子尔。”

  • 唐诗三百首续选

    ①清于庆元选。庆元(1812~1860),字贞甫,号复斋,金坛(今属江苏)人,诸生。《唐诗三百首续选》,不分卷次。孙洙《唐诗三百首》刊刻后,流传甚广,于氏仿其例,在孙氏原选之外,又补选唐人105家诗3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介绍】:张九龄《望月怀远》首二句。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二句化用其意。谓明月升起之时,远在天涯的所思之人,与自己一样,望月相思。

  • 蘼芜山

    古诗《上山采蘼芜》是叙述被丈夫遗弃的女子又见到前夫时的言行的一首诗,诗中首联为“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后因以“蘼芜山”为咏女子遭离弃之典。刘损《愤惋诗三首》之一:“从此蘼芜山下过,只应将泪比黄泉。

  • 悉昙颂

    佛曲调名,见于敦煌遗书所藏P2204、2212、3082、3099,S4583,鸟字64等。如《俗流悉昙章》,共八章,主要用于揭示人间弊端,以期达到劝人修道学佛的目的。本调源自梵曲,语辞由梵语翻译而成

  • 锦纹

    见“锦字书”。

  • 山面

    山的南面。齐己《题鹤鸣泉八韵》:“喷开山面碧,飞落寺门寒。”

  • 石城

    【介绍】:郑谷作。当作于漂泊荆楚时。石城,在今湖北钟祥县,县西有莫愁乡。诗对江山依旧、岁月无情、佳人已矣发出嗟叹。学崔颢《黄鹤楼》、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神气绝似,而又能自翻机杼。词绮调古,境近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