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甫约于广德元年(763)春在成都作。这首诗与《春夜喜雨》、五律《喜雨》不同,不是专以写雨为内容,而是由春旱喜雨,转而反映“巴人困军须”的严重社会问题。揭露了连年战争和统治阶级的残酷榨取,给
犹郤诜高第。岑参《送蒲秀才擢第归蜀》:“新登郤诜第,更著老莱衣。”参见“郤诜高第”。
晋人车胤入仕前家贫好学,常捕捉萤火虫置练囊中,以照明读书。见《晋书·车胤传》。后用作居贫苦读之典。王维《清如玉壶冰》:“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高适《留上李右相》:“江海呼穷鸟,诗书问聚萤。”
也许;可能。崔颢《长干曲四首》之一:“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搜求、摘取片断辞句。指读书或写作只注重文字方面的功夫。李贺《南园十三首》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按正常次序。不寻常。白居易《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老逢不次思,洗拔出泥滓。”
把红的看成绿的。形容心烦意乱、眼花或酒醉恍惚之态。语出南朝梁王僧孺《夜愁示诸宾》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之二:“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刘禹锡《赠眼医婆罗门僧
①辛苦勤劳。白居易《日出行二首》之一:“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②艰难。修睦《岳上作》:“辛勤来到此,容易便言回。”③犹殷勤。指情意恳切深厚。高适《同韩四薛三东亭玩月》:“款曲故人意,辛勤清
①萧条凄凉。温庭筠《杨柳枝》之八:“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②稀少;疏散。崔立之《南至隔仗望含元殿香炉》:“轮囷洒宫阙,萧索散乾坤。”③衰微。杜甫《西阁曝日》:“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④
【介绍】:南唐时禅僧。闽(今福建)人。嗣桂琛。初住抚州崇寿寺。后住龙济山。《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偈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