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文
【介绍】:
唐代散文家。博陵(治今河北安平)人。生于宝应元年(762)前,卒年不详。王仲舒之外兄。年未三十而逝,以处士终身。工文。主张文章要深而通,简而茂,华而不流,纯而不朴,反对雕刻风月、衒奇弄巧、拘实忘雄等不良倾向。所作亦重视箴谏、讽颂。有《崔处士集》,作品已佚。事迹见唐王仲舒《崔处士集序》。
【介绍】:
唐代散文家。博陵(治今河北安平)人。生于宝应元年(762)前,卒年不详。王仲舒之外兄。年未三十而逝,以处士终身。工文。主张文章要深而通,简而茂,华而不流,纯而不朴,反对雕刻风月、衒奇弄巧、拘实忘雄等不良倾向。所作亦重视箴谏、讽颂。有《崔处士集》,作品已佚。事迹见唐王仲舒《崔处士集序》。
佚名编。《四库全书》据编修汪如藻家藏本收录。此集共六卷,计收唐僧灵澈诗1卷、灵一诗2卷、清塞(即周朴)诗2卷、常达诗1卷。灵澈、灵一、常达集前各载宋僧赞宁奉敕所撰本传1篇,唯清塞无之。灵澈诗前又有刘禹
五陵,指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西汉五个皇帝的陵墓。汉元帝前,每一陵建成,辄迁外戚与四方豪族居于陵侧,成为豪门贵族聚居之地。后代指京城。因以“五陵年少”指京都富豪子弟。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
①谓赠别或送别。权德舆《送陆太祝》:“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参见“折杨柳①”。②《折杨柳》的省称。古乐曲名。多用以惜别怀远。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见“黄竹篇”。
【介绍】:白居易作。此诗为元和十四年(819)白居易由江州赴忠州刺史任,于三月过三峡时作。前六句极写瞿塘峡之险,暗用典故,末二句抒情,以眼见之景作喻,贴切自然。南唐后主李煜曾化用此二句为“问君能有几多
【介绍】:荥阳(今属河南)人。武后长寿间,蜀宾年老,方授江左一县尉,卒于官。善五言诗。《全唐诗》存诗1首。
【介绍】:曾官会府从事,晚岁累官至泗州刺史。《全唐诗》存诗2首。
【介绍】:孟郊《洛桥晚望》诗句。这两句诗写在冬日萧索寂静的夜晚,透过叶落枝疏的榆柳掩映着的楼台亭阁,明月皎皎,远处嵩山上的莹莹雪光,穿过暗夜,直入眼帘。诗人在沉寂的背景上突现出澄澈清明的冰雪世界,分外
【介绍】:雍陶作。见《咏双白鹭》。
本谓下笔作画之前极意构思。语本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后多形容苦心规划和努力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