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

唐诗

总集。清季振宜编。七百十七卷。编者在钱谦益所编唐诗残稿的基础之上,用明刊唐人别集或《唐诗纪》,并采集《文苑英华》、《唐诗纪事》等,以将近十年时间编成。全编收作者一千八百九十五人,诗四万二千九百三十一首。编次自唐高祖开始,至无名氏结束,不用初、盛、中、晚分期,均按年代先后排列。诗人名下有小传。文字校勘多据宋椠,且参校唐人选唐诗、《文苑英华》、《唐文粹》、《唐诗纪事》等,多注明出处。大体前半部分编纂较佳,后半部分缺略较多。季去世后,书稿进入内廷,成为编纂《全唐诗》最重要的底本。此书初稿原为邓邦述群碧楼收藏,今藏台湾。一九七六年台湾联经出版公司据之影印。二〇〇〇年编入《故宫珍本丛刊》,由海南出版社影印。

选集。唐李戡编选。三卷。编者不满于元和以来元、白诗“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因集唐以来“类于古诗”者若干首,编成此书,题为《唐诗》,作序以明其志。杜牧在《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中述及其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此书。此是最早以“唐诗”命名的唐人选本,也是较早提出“唐诗”一词的作品。其后顾陶有《唐诗类选》,当受到此书的启示。但《新唐书》以后之宋人公私书目未见著录,以致《唐音癸签》也认为是五代人选本,可见在宋代已亡佚。

①清季振宜以钱谦益残稿为基础编成。原稿今藏于台湾中央图书馆,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76年出版影印本。钱谦益晚年欲以《唐诗纪事》为依据,集成唐人一代之诗。钱氏殁后,手稿转入季振宜手,季氏历十二年编成此书。季殁,稿入内府。后康熙皇帝将此稿交于江宁织造通政司使通政使曹寅,嘱其组织编写《全唐诗》,此书遂湮没无闻。直至1976年影印本面世,方为世人所知。是书计717卷,172册,共录诗人1895人,诗42931首。诗人亦有小传,以年代编次,征引繁富,且多注明出处,实是编纂御定《全唐诗》的最重要底本。②詹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初版,以后多次印刷,为“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之一。全书共7万字,分七章:唐诗兴盛的原因、初唐诗歌的新陈代谢、盛唐诗歌的百花争艳、伟大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人——李白杜甫、唐诗的中兴、唐诗的夕阳返照、唐诗的成就和影响。③艾治平选析。花城出版社1984年12月初版。本书选入唐代诗人69家,诗123首。每篇分“注释”、“简析”。作者在篇前“小引”中云:“这仅是唐诗中的沧海一粟。但在这‘一粟’中,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慷慨高歌;也有花前月下、儿女情长的昵昵私语。有水仙、茉莉的清幽淡素;也有牡丹、芍药的浓艳芬芳。总之,名家名作力求多一些;花式品种,也力求多种多样。”自初版后,多次印刷。④郭跃丽选译,高适绘画。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8万字。为郝志达、王延栋主编《中国古代经典精华彩绘本》丛书之一种。本书选录了语言浅近、风格平易的唐诗名篇77首,其中以律诗绝句为主,兼有少量七言古诗。每诗后除配有“注释”和“译文”两项内容外,另附彩绘插图一幅。书首有“前言”。⑤刘石泉选注。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出版。10万字。为熊礼汇主编的《学友文库·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精选》丛书之一种。本书选取62位唐代诗人的160首诗。每位作者有小传,每首诗都作了注释和说明。文字浅显,通俗易懂。“前言”中介绍了唐诗发展概况。

猜你喜欢

  • 李从浦

    【介绍】:见李从谦。

  • 神力子湖和尚

    【介绍】:即利踪。

  • 惟审

    【介绍】:唐诗僧。生活于天宝至宝应年间,与灵一有过往。《全唐诗》存诗3首。

  • 包茅入

    包茅,古代祭祀时滤酒所用菁茅。《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后因以“包茅入”谓诸侯归附朝廷。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之八:“包茅重入归关内,

  • 甘棠集

    别集。唐刘邺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三卷,其后不见著录,当已亡佚。敦煌遗书P4093存三十叶,卷一无前题,卷四后半已佚。虽不著撰者姓名,但经王重民《敦煌古籍叙录》考订,当为刘邺之作无疑。是集残存四

  • 天光

    指天空中的日、月、星等所发出的光。李白《狱中上崔相涣》:“应念覆盆下,雪泣拜天光。”

  • 蒋洌

    【介绍】:唐代诗人。洌,一作冽。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蒋涣兄。玄宗开元中进士及第,历仕大理评事、监察御史、侍御史兼殿中。天宝初,历仕考功员外郎、司封员外郎。天宝中,授御史中丞,历礼、户

  • 唐诗风格美新探

    王明居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10月出版。22.7万字。作者开始以“开创唐诗风格研究的新局面”为题,结合唐代的社会现实探讨了唐诗风格多样化的原因(内因和外因)。然后分别以雄丽、悲慨、雄浑、冲淡、

  • 火龙

    即龙火,指火星。也即心宿之第二星。火星昏见于东方,时为春末夏初。后因以“火龙”作咏节候之典。陈子昂《春台引》:“嘉青鸟之辰,迎火龙之始。”

  • 贬官潮州出关作

    【介绍】:韩愈作。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