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又上后园山脚

又上后园山脚

【介绍】:

杜甫作。大历二年(767)夏,杜甫写有一首《上后园山脚》,此是大历二年秋所写,故云“又上”,时在夔州。诗前半,追忆了当年泰山于日观峰眺望所见景物,回忆了当时国家表面富强,而穷兵黩武所孕育的危机。后半,由追忆回到现实,写后园山脚景物与感怀,伤叹衰年漂泊,更恐客死他乡。值得注意的是,由这首诗,方知杜甫曾登上泰山。《望岳》是由山下遥望,除此两首外,再没有杜甫写泰山的诗流传下来。刘辰翁曰:“本上后园山脚耳,却从昔登东岳,俯望中州,转及时事,情绪阔远,故收拾悲恸。”(《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卷一六)

猜你喜欢

  • 殷济

    【介绍】:大历、贞元间人。曾在北庭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被吐蕃所俘。《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14首。

  • 望岳(西岳峻嶒竦处尊)

    【介绍】:杜甫作于乾元元年(758)贬官华州司功时。此为望西岳华山。诗写华山的高峻奇险,流露了因贬官而欲求仙访道的苦闷心情。石闾居士曰:“此诗亦七律中之变体,乃句句从望字中传西岳之神,尤为升天入渊之思

  • 伯喈

    东汉蔡邕字伯喈,博学多才,精于辞章、音律、书画。董卓专权时,召为祭酒,累迁至中郎将。后以罪下狱,诏减死一等,发配塞北。见《后汉书·蔡邕传》。李百药《途中述怀》:“伯喈迁塞北,亭伯之辽东。”李嘉祐《送从

  • 韩湘

    【生卒】:794——?【介绍】:字北渚,又字清夫,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韩愈侄孙。元和十四年(819)韩愈贬为潮州刺史,韩湘随侍南行。长庆三年(823)进士。历江西从事、大理丞等职。后世被传为八仙

  •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介绍】:李白《蜀道难》诗句。以行人仿佛登天手扪星斗的感受,写蜀道之艰险。扪参历井:参、井,星宿名。参三星,居西方七宿之末,为蜀之分野。井八星,居南方七宿之首,为秦之分野。青泥岭乃自秦入蜀之途,故举二

  • 银山碛西馆

    【介绍】:岑参作。写于安西任职高仙芝幕府期间。诗中描写了西北边地风沙扑面的恶劣气候和引人愁绪的夜月景色,表达了作者不甘心终日忙于军中琐碎的文字事务,渴望得以纵马沙场、为国立功的愿望。

  • 谢墅

    ①晋谢安在会稽东山及建康皆有别墅,后人概称“谢墅”。亦借指名门望族的宅第。李商隐《彭城公薨后赠杜二十七胜李十七潘二君并与愚同出故尚书安平公门下》:“谢墅庾楼相吊后,自今岐路各东西。”②南朝宋谢灵运在会

  • 蔓草

    典出《左传·隐公元年》:祭仲向郑庄公进言,要他限制共叔段的势力,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后用“蔓草”比喻事情形成后难以改变或势力扩大后无法消除。岑参《骊姬

  • 格诗

    ①中唐人把乐府歌行和律诗之外的诗称为格诗,即除去乐府诗以外的古体诗。如白居易把自己《长庆集》以后写的五、七言古体诗称格诗,而把绝句、五律、七律及排律称为律诗。②指格律诗。清赵执信《谈龙录》:“顷见阮翁

  • 常达

    【生卒】:801—874【介绍】:俗姓顾,字文举。唐诗僧。曾游学于江淮诸寺,通《涅槃经》、《法华经》等。大中时曾为苏州破山寺住持。《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存诗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