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俗赋

俗赋

文体名。清末从敦煌石室发现的用接近口语的通俗语言写的赋和赋体文,郑振铎称为俗赋(《中国俗文学史》)。其特点有四:一、基本上是叙事文学;二、大量运用问答对话;三、带有诙谐嘲戏的性质;四、大体上是散文,句式参差不齐,押韵不严,也有全篇用五言的。现已发现的俗赋作品有:《晏子赋》一篇、《韩朋赋》一篇、《燕子赋》二篇(一篇为散体,一篇为五言诗体)、《书》(以上作品内容均详后各条)、《茶酒论》、《孔子项托相问书》等,这些赋大多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情节比较生动、曲折,它们显然吸收了小说和寓言的写法,这对赋体的功能是一个极大的开拓。它们的语言以散为主,但力求疏散中有整饬,特别注意吸收民间口语、日常俗语,使作品充满生活气息,显得生动活泼而富于情趣。它的情调以幽默、诙谐为主,然寓庄于谐,并不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和知识的追求。俗赋常用的对问形式,早在先秦宋玉的赋作(如《风赋》等)便已有之;其寓言性质,可追溯至《庄子》;其诙谐幽默作风,特别是它们的大量吸收口语,与王褒《僮约》、曹植《鹞雀赋》、左思《白发赋》、袁淑《鸡九锡文》、《驴山公九锡文》等一脉相承;它的类似小说的情节,说明它与小说存在着渊源关系。赋与变文也有一定的关系,变文中常采用四、六言句式,与俗赋比较接近。上述俗赋作品除个别作品产生时代有争议(如《韩朋赋》)外,一般都可确定为唐五代作品。它们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在辞赋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俗赋代表着赋向俗文学发展的一流,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 迁鼎

    改朝换代;迁都。典出《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韦庄《湘中作》:“臣心未肯教迁鼎,天道还应欲止戈。”

  •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介绍】:李白作。泾县,即今安徽泾县。陵阳溪,在陵阳山下,在泾县西南一百三十里。涩滩,在泾县西九十五里,因其溪怪石峻立,如虎伏龙蟠,舟船难行,故称涩滩。此诗形象地写出了陵阳溪至涩滩一段溪水湍急,河滩狭

  • 张施

    张设,铺陈。拾得《诗》之十二:“自量其事力,何用广张施。”

  • 黄陵庙

    ①庙名。在湖南省湘阴县洞庭湖滨。相传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死葬于此,故建庙以祀之,又称二妃庙。李群玉《题二妃庙》:“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滴松风。”②原名黄牛庙,亦名黄牛灵应庙。在长江西陵峡黄牛山麓。相

  • 岘山

    又名岘首山。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城南。东临汉水,为襄阳南面门户。山高而不险,卑而不夷,松柏掩映,摩崖鳞比。晋征南大将军羊祜喜好山水,镇襄阳时,常登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东晋桓宣曾于山上筑城戍守。孟浩

  • 文史探微

    周勋初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是书为著者古代文史研究的一部论文集,收论文16篇,其中有关唐诗的5篇。著者继承了文史不分的学术传统,把精确的考证与义理的推阐密切结合起来,以小见大,立论精

  • 千古的绝唱:唐诗三百首

    蔡志忠绘。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4月出版,收入《时报漫画丛书》中。书前有时报文化出版公司编辑室所编《蔡志忠小档案》、《诗体简释》、《蘅塘退士简介》和作家萧丽红女士序《缘由——我为什么写这篇序》

  • 乱钟嘶马急,残日半帆红

    【介绍】:马戴《客行》诗颈联。二句写送别情景。出句谓嘶马闻钟而急。“急”字巧妙,衬出离愁别恨之浓。对句谓残阳如血,征帆将行,此地一别,晤日难期,情思怊怅,寄意深婉。

  • 龙蛇起陆

    比喻战乱纷起。语出《阴符经》:“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陆龟蒙《读阴符经寄鹿门子》:“龙蛇竞起陆,斗血浮中原。”

  • 三台

    ①指灵台、时台、囿台。古代天子观天文、观四时施化及观鸟兽鱼鳖之处。李世民有《登三台言志》诗。许敬宗有《奉和圣制登三台言志应制》诗。②星名。有上台、中台、下台。星家认为掌人间三公。杜甫《送李八秘书赴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