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诗词百科>于鹄

于鹄

【生卒】:742—812前

【介绍】:

唐代诗人。籍贯不详。大历中应试不第。后退隐汉阳山中。贞元五年(789)前后辟荆南节度使从事。十八年(802)居鄜坊丹延节度使王栖耀幕。复游长安。失意而终,终年约在元和七年(812)前。与张籍刘言史等交往甚密。张始作诗歌,即为其知许。有诗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主李益之“入室”。多题咏赠寄、送别纪行、出塞从军之作,抒写贫病失意之悲、隐居之闲适寂寞。《出塞》、《公子行》等嗟伤边塞征戍之苦,揭露豪门的豪华,较多现实内容。《江南曲》、《巴女谣》等咏写江南风光习俗,尤为传世名篇。元辛文房评其诗:“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疏远,且多警策云。”《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于鹄诗》一卷。今传《于鹄诗集》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全唐诗逸》、《全唐诗补编》补断句四句。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九、《唐才子传校笺》卷四。

【介绍】:

大历、建中间久居长安,数应举不第,退隐汉阳。后历山南东道、荆南节度府从事。约卒于宪宗元和九年(815)前。鹄有诗名。张为诗人主客图》将其列为清奇雅正主李益入室者。元辛文房称其“有诗甚工,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疏远,且多警策。”(《唐才子传》卷四)《全唐诗》编其诗为1卷,《全唐诗逸》补诗2句,《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又补2句。

猜你喜欢

  • 魏和初

    【介绍】:即魏玄同。

  • 风谣

    本指《诗经》的十五国风。后泛指民间风土歌谣。戴叔伦《送崔拾遗峒江淮访图书》:“九门思谏议,万里采风谣。”

  • 熏衣

    晋韩寿美姿容,尚书令贾充辟为掾,贾充有御赐异香,韩寿与贾充女贾午私通,衣服染有香气,被发觉后韩寿遂与贾午成婚。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后因以“熏衣”喻男女相悦。李贺《恼公》:“拂镜羞温峤,

  • 唐诗绝句

    宋赵蕃、韩淲选,谢枋得注。见《注解章泉涧泉二先生选唐诗》。

  • 古异记

    传奇集。撰者不详。《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一卷,《通志·艺文略》传记类冥异属著录二卷,均不题撰者。《郡斋读书志》小说家类薛用弱《集异记》条说:“一题《古异记》。”此书或薛著之异名。

  • 牡丹(锦帏初卷卫夫人)

    【介绍】:李商隐作。此诗咏牡丹以遥寄情思,既借佳人以咏牡丹,又借牡丹以喻佳人,两者实为一体,构思巧妙。前六句皆借佳人或历史典故比拟牡丹的花叶、情态和色香,写尽了牡丹的雍容华贵和娇艳丰姿;尾联由赏而思,

  • 斑斑

    ①斑点众多貌。李嘉祐《江上曲》:“君看峰上斑斑竹,尽是湘妃泣泪痕。”②驳杂貌。白居易《照镜》:“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③色彩鲜明貌。白居易《早春忆微之》:“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

  • 登鹿门山

    【介绍】:孟浩然作。一作《登鹿门山怀古》,又作《题鹿门山》。鹿门山,在今湖北襄阳东南三十里,相传后汉高士庞德公曾隐居此处。诗写于作者早年尚未隐居鹿门山时。它记述了清晨乘兴顺流往游鹿门山途中所见景色,及

  • 刘璐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大中中为蜀州刺史。后代于兴宗为绵州刺史。于在绵州有登越王台寄朝中知友诗,后迁洋州节度使。刘莅绵后作和于登越王台诗。《全唐诗》仅存此和诗。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五三。

  • 唐诗绪笺

    明程元初编,陶望龄参订。元初,字全之,新安(今广东宝安)人,约生活于明中后期。望龄,字周望,号石篑,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唐诗绪笺》,三十四卷。广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