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楚隐士,与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至孝,行年七十,父母犹在,常着彩衣娱亲。事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后多以“老莱子”代指孝子。罗隐《贺淮南节度卢员外赐绯》:“应笑当年老莱子,鲜华都
【介绍】:本名孝贞,入隋避讳以字行。赵郡柏人(今河北隆尧)人。先仕北齐,复仕北周,后仕隋,历官给事黄门侍郎、吏部下大夫、上仪同三司、内史侍郎、金州刺史等职。《隋书》有传。《全唐诗》误收其《和从叔禄愔元
(—dí)果真,确定。李中《送绍明上人之昆陵》:“回期端的否,千里路悠悠。”
【介绍】:常州(今属江苏)人。开成五年(840)进士,官终乌程令。与姚合、贾岛、李商隐等人有唱和,后辈诗人尊称“喻先辈”。与方干尤善。辛文房谓其“有诗名。晚岁变雅,凫亦风靡,专工小巧,高古之气扫地,所
【介绍】:唐代散文家、编纂家。煚,一作照。洛阳(今属河南)人,一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中,以鄠县尉为集贤院学士,预修《群书四部录》之子部书录。开元九年(721)完成后,煚又略为《古今书录》四十卷
簋簠均为周代盛祭品的食器。古人认为依礼行祭是文明的标志。见《礼记·乐记》和《周礼·地官·舍人》。后因以“簋簠”借指礼仪。韩愈《元和圣德诗》:“掉弃兵革,私习簋簠。”
【介绍】:唐代散文家。字希仁。徐州沛县(今江苏沛县东)人,郡望彭城(今江苏徐州)。天宝末,其家流离至岭南,徙贯于韶州(治今广东韶关)。约生于大历至建中中。幼居洙、泗间,后至罗浮学《春秋》。又至曹溪习佛
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有志建立军功的士人。钱起《送傅管记赴蜀军》:“终童之死谁继出?燕颔儒生今俊逸。”参见“燕颔”。
文学主张。文,是指作品的辞采、形式;道,指作品的思想、主张,特指儒家的思想、主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品的形式要服从于作品的内容,要为阐明作品的思想、主张服务。这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主张。早在唐初,王
男孩儿和女孩儿一起游玩,天真无邪,互相没有任何猜忌。李白《长干行二首》之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