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赵鞅

赵鞅

【生卒】:?—前477

即赵简子,又称赵孟。景叔之子。任晋卿,长期执掌国政。其时六卿强大,公室益卑,前514年诛灭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大夫。其后六卿内部互相兼并,以兵击败范氏、中行氏。前494年围范氏、中行氏于朝歌,次年,在铁地誓师,击败护送粮饷给范氏、中行氏的郑兵,范氏、中行氏遂奔齐。赵氏封地进一步扩大,为此后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参见《左传》哀公二年)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猜你喜欢

  • 论惟贞

    【介绍】:唐时吐蕃族人,名瑀,以字行。论弓仁孙。玄宗开元末,为左武卫将军。肃宗时迁光禄卿,为元帅前锋讨击使,战陕州,以功进殿中监。从李光弼讨史朝义,以功封萧国公。光弼病,表惟贞自代。擢左领军卫大将军,

  • 诸君禄妻唐氏

    零陵(今属湖南)人。以孝侍奉婆母,婆母老无齿且病,每日跪着乳哺之,不坐。认为坐着哺乳小儿可,乳婆母则不可。

  • 李惇

    字士献,穆长子。以穆功封公爵,周武帝时为开府仪同三司、凤州刺史。卒于任。(,参见《北史》)

  • 耶律欲稳

    【介绍】:辽契丹突吕不部人,字辖剌干。太祖命典司近部,以遏诸族窥觊之心。太祖始置宫分以自卫,欲稳首附宫籍。后平剌葛等乱,以功迁奚迭剌部夷离堇。天显初卒。

  • 李天经

    【介绍】:明真定府赵州人,字长德。崇祯中为光禄寺卿,与徐光启、李之藻及耶稣会传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望、汤若望等修新法算书。

  • 韦虚心

    【生卒】:672—741【介绍】:唐京兆万年人,字无逸。韦维子。举孝廉,迁大理丞、侍御史。中宗景龙中,西域羌人叛,并擒获,有诏悉诛,虚心惟论酋长死,原活其余。迁御史中丞。历荆、潞、扬三大都督府长史。所

  • 刘璋

    【生卒】:?—219【介绍】:东汉末江夏竟陵人,字季玉。刘焉子。袭父为益州牧。曹操加璋振威将军。汉献帝建安十六年,迎刘备入蜀,使击张鲁。明年,备还兵攻璋。十九年围成都,降备。被迁于南郡公安。后孙权取荆

  • 和福帝姬

    徽宗女。靖康二年(1127),从徽宗、钦宗北行。

  • 施合德

    【介绍】:元漳州长泰人。农家子。泰定帝时,父出耘,为虎扼于田,合德与从弟施发仔持斧杀虎,父得生。

  • 朱孟震

    【介绍】:明江西新淦人,字秉器。隆庆二年进士,官副都御史,巡抚山西。有《河上楮谈》、《汾上续谈》、《浣水续谈》、《游宦馀谈》、《朱秉器集》、《玉笥诗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