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祐
【介绍】:
元汴梁人,字天锡。世祖至元中辟平江路掾,历江浙行省照磨,仕至江浙财赋副总管。
【介绍】:
东汉北海人。桓帝时宦官。不争威权,以清忠称。博学多览,著作校书,诸儒称之。
宋真宗次子。咸平初,封信国公。早亡,追封周王,赐谥悼献。仁宗即位,赠太尉、中书令。明道二年(1033),追册皇太子。
【介绍】:
东汉北海人。桓帝时宦官。不争威权,以清忠称。博学多览,著作校书,诸儒称之。
【介绍】:
元汴梁人,字天锡。世祖至元中辟平江路掾,历江浙行省照磨,仕至江浙财赋副总管。
【介绍】:
东汉北海人。桓帝时宦官。不争威权,以清忠称。博学多览,著作校书,诸儒称之。
宋真宗次子。咸平初,封信国公。早亡,追封周王,赐谥悼献。仁宗即位,赠太尉、中书令。明道二年(1033),追册皇太子。
【介绍】:
东汉北海人。桓帝时宦官。不争威权,以清忠称。博学多览,著作校书,诸儒称之。
【生卒】:?—1390【介绍】:元明间人。仕元,为枢密院同知。以徐、宿二州附朱元璋,任江南行省参政,仍守徐州。后改山东行省参政。从取元都等地,以功封河南侯。又屯田陕西,练兵临清,理福建军务。后受胡惟庸
【生卒】:1632—1681【介绍】:清山东新城人,字子测,号东亭、古钵山人。康熙九年进士。与兄王士禧、弟王士禛均有诗名。未仕而卒。有《古钵集》。
【介绍】:宋淮阴人,字圣予,号翠岩,一号龟城叟。尝与陆秀夫同居广陵幕府。理宗景定间为两淮制置司监官。宋亡不仕。家甚贫,坐无几席。精于经术,工诗文、古隶,善画人物、山水。
字来学,洛阳(今属河南)人。元末为察罕贴木儿掌书记。洪武初,因通经书被推举,授河南府训导。入内任为国子助教。因病罢归。洪武十五年(1382)因推荐试用为刑部尚书,逾年实授刑部尚书。他建议全国各部设立文
【介绍】:五代时洛阳人,字昭辅。好学,敏于文辞,通于典礼。举进士。仕后梁,为翰林学士。后唐庄宗时贬均州司马,明帝时为吏部侍郎,徙秘书监,终太常卿。卒年五十六。奉诏撰《新书仪》。
【介绍】:战国时东周人。西周武公使人刺悝于东周。悝僵仆,令其子速哭,以死诳刺者。刺者闻哭以为悝已死。还报,西周武公不信,乃罪刺者。
【介绍】:明僧。编有《师子林纪胜》。
西汉温县(今属河南)人。石庆子。父死嗣位为侯,后为太常,以罪免爵,国除。其父任丞相时,家人为小吏至二千石官者十三人,此后势衰。(,参见《史记》)【介绍】:西汉赵人。石庆子。庆卒,武帝以德嗣牧丘侯。任太
【生卒】:758-814字弘宪,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德宗时为太常博士,又出任忠州刺史。宪宗即位,由考功郎中升中书舍人,曾参与策划讨平西川节度副使刘辟反叛。任淮南节度使,在高邮县筑堤为塘,灌田数千顷。
【生卒】:?—553【介绍】:即吐门,亦作布民。北朝突厥人。姓阿史那氏。初服属蠕蠕。西魏大统十二年,合并铁勒五万余家,渐强大。十七年,娶西魏长乐公主。次年,击破蠕蠕,迫使其主阿那瓌自杀,自号伊利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