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佶
【生卒】:?—908
【介绍】:
五代时洪州人。本姓甘。王建为忠武军卒时,掠得之,养以为子。后以军功累迁武信军节度使。建称帝建前蜀,以宗佶为中书令。武胜元年,进太师,罢政事,宗佶颇不自安,谋求为大司马。建以其创业功多,隐忍未发。然宗佶自请不已,建怒,叱卫士扑杀之。
【生卒】:?—908
【介绍】:
五代时洪州人。本姓甘。王建为忠武军卒时,掠得之,养以为子。后以军功累迁武信军节度使。建称帝建前蜀,以宗佶为中书令。武胜元年,进太师,罢政事,宗佶颇不自安,谋求为大司马。建以其创业功多,隐忍未发。然宗佶自请不已,建怒,叱卫士扑杀之。
【介绍】:清江苏山阳人,字颐公,自号苇间居士。乾隆诸生。工诗词,善书画,绘芦雁尤佳。往来无俗客,有淮上高士之称。
【生卒】:864?—943后【介绍】:唐僧。潭州长沙人,一说益阳人,俗名胡得生,自号衡岳沙门。天性颖悟,常以竹枝画牛背为诗,诗句多出人意表。众僧奇之,劝令落发为浮图。风度日改,声价益隆。尝住江陵之龙兴
【介绍】:见晋废帝。
【介绍】:五代时福州侯官人。仕闽。王延羲时累官同平章事。永隆四年,出为泉州刺史。尝矫诏掠取良家子,事发,遣御史按之。廷英献延羲及李后钱万缗,得遣归泉州。未几,复为相。
【生卒】:约514—约536【介绍】:东魏渤海蓨人,字永宝。高欢弟。从高欢起兵,颇受重用。北魏末,累官至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封南赵郡公。魏孝武帝与侍中斛斯椿等共谋除高欢,欢谋内讨,以晋阳为根本,留琛
【生卒】:?——1687字元文。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顺治进士。历官湖广道御史、山东巡抚、漕运总督。康熙中,屡上疏请精减官吏,禁止豫征盐课。建议漕运厘除三害,筹三便,多得议行。康熙二十六年卒。谥清献。
【介绍】:明浙江嘉善人,字汝钦。性醇笃,安贫守义,为乡人所重。本周鼎弟子,后鼎有所疑,必向之请益。博览强记,尝纂修郡志集注。有《小学校正》、《四书音考》、《百椽堂稿》。
开化(今属浙江)人。永乐初,授翰林典籍。参与撰写《太祖实录》、《永乐大典》,选为东宫讲官,历任左春坊左司直。仁宗立,授卫府左长史。爱读书,手不释卷,至老不止。正统初死。【生卒】:1371—1439【介
【介绍】:东汉广汉涪人。父早逝。兄夷杀人,母下吏当死。馀时年十三,诣吏乞代母死,不许,因自杀。郡以状闻,诏图像府庭。
【生卒】:?——1678姓瓜尔佳。满洲镶黄旗人。历官兵部理事官、刑部侍郎、内大臣、镶黄旗满洲固山额真。进封世职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崇德间多次从军征伐明地,屡败明军。顺治元年(1644)率师略黑龙江地,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