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玼
原名漼,玄宗子。开元十三年封义王,又授开府仪同三司。(,参见《新唐书》)
原名漼,玄宗子。开元十三年封义王,又授开府仪同三司。(,参见《新唐书》)
【生卒】:?—约前550【介绍】:春秋时齐人。齐庄公袭莒,杞梁战死。公归遇其妻于郊,使使吊之。杞梁妻辞郊吊,公乃寻诣其室,成礼去。无子,内外无五属之亲,乃枕夫尸倚城哭七日,城为之崩。既葬,赴淄水死。
【生卒】:?—304【介绍】:西晋人。任阳平太守。八王之乱起,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以为右司马并署幽州刺史。密使演杀安北将军王浚。后谋泄,为浚所杀。
【介绍】:西周人,名馀。卫僖侯世子。早卒。一说为其弟和所袭,自杀于僖侯之墓。葬于僖侯墓旁。谥共伯。
【介绍】:东汉山阳金乡人,字巨卿,一名氾。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至死不相负,有“死友”之称。举州茂才,四迁荆州刺史,后迁庐江太守,有威名,卒于官。
【生卒】:?—1323【介绍】:元人。铁木迭儿义子。英宗时以翰林学士承旨累官御史大夫。铁木迭儿死后,罪恶日彰。铁失不自安,与也先铁木儿等于英宗自上京南返途中发动政变。铁失手弑英宗于卧所。泰定帝立,伏诛
【生卒】:643—712【介绍】:唐僧。原藉西域康居,因俗姓康。武则天赐以贤首之称号,后人即尊为贤首大师。先从智俨学《华严》,智俨死后,出家。预义净译场,为则天讲新《华严经》,因撰《金狮子章》,径捷易
【介绍】:东汉末吴郡吴人,字叔盘。陆逊祖。敏淑有思学,守城门校尉。
【生卒】:?—1645【介绍】:明苏州府嘉定人。清兵破南京后,偕子范光启、范光昭出资募壮丁从侯峒曾等守嘉定。城破,被俘死。光昭亦遇难。
【生卒】:691—746【介绍】:唐僧。绵州巴西人,俗姓刘。少出家,登戒寻师,不下千里。年四十,精毗尼,兼讲《涅槃》。晚岁问法于普寂,领悟宗风。后至长安,敷传禅法,住大安国寺楞伽院。
字安乐。安寿弟。封侯爵。为梁州刺史,上表求假王,被拒。历任数州刺史,清慎廉洁,不置产业。卒于雍州刺史任。家无敛尸之财。(,参见《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