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崇

李崇

【生卒】:455-525

字继长,又名继伯。顿丘(郡治今河南清丰)人。姑为文成帝后,袭爵陈留公。初为主文中散、历事孝文、宣武、孝明三帝,前后任刺史、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令等职。为兖州刺史,令村置鼓楼,遇贼击鼓,四周响应。各州置鼓楼,以此开始。曾议改六镇为州,镇兵免为编户,未行。为政明于决断,统军多能奏捷,梁人称为卧虎。性贪,多行聚敛。灵太后令百官自取赐物,负重倒地。卒於相州刺史任。谥武康。(,参见《北史》)


西汉末新莽时人。王莽始建国五年(13),西域焉耆攻杀西域都护但钦,投附匈奴。天凤三年,他被任为西域都护,奉命与五威将军王骏,戊己校尉郭钦率兵出西域,准备进攻焉耆,反为焉耆伏兵击败,骏被杀,他收集残余士卒,退保龟兹。数年后,王莽败亡,他遂没于西域。(96下/3927、)


诉父。北燕吏部尚书、石城太守。太武帝延和初率十余郡降魏。封固安侯。为北幽州刺史。卒,年八十一。谥襄。(,参见《北史》)


【生卒】:536?—583?

【介绍】:

隋陇西成纪人,字永隆。李贤子。北周时随宇文护伐齐,以功最,授仪同三司。累官徐州总管,进位上柱国。文帝开皇三年,除幽州总管,屡破突厥,奚、霫、契丹诸部争来内附。其后突厥大为寇掠,崇率步骑三千转战十余日,退守砂城,城荒粮绝,乃挺刃突围,卒于阵。谥壮。


【生卒】:455—525

【介绍】:

北魏顿丘人,字继长,小名继伯。文成帝皇后侄。袭爵陈留公,镇西大将军。孝文帝初,历荆州、兖州刺史。于兖州诸村设楼悬鼓以防盗贼。复以镇压氐人杨灵珍功除梁州刺史。宣武帝时,官扬州刺史,阻梁军北上,有功。孝明帝时,曾攻柔然。六镇起事,崇以北讨大都督率军镇压,兵败免官。后官至相州刺史。在官明于决断,然性好财货,聚敛巨万,为时论所鄙。卒谥武康。


【介绍】:

十六国时北燕范阳人。仕冯跋为吏部尚书、石城太守。后降魏,官至北幽州刺史。卒谥襄。


【生卒】:536-583

字永隆,询弟。仕北周位至开府仪同三司,封公爵。杨坚执政,崇为怀州刺史。初欲响应尉迟迥。以叔父穆及兄询附坚,遂叹息而罢。隋初,为幽州总管,屡破突厥,颇著威名。后被突厥围于沙城,拒降,战死。谥壮。(,参见《北史》)


【介绍】:

十六国时北燕范阳人。仕冯跋为吏部尚书、石城太守。后降魏,官至北幽州刺史。卒谥襄。


猜你喜欢

  • 崔光远

    【生卒】:?—761【介绍】:唐博陵人,后徙灵昌。崔敬嗣孙。玄宗开元末为唐安令,累迁京兆少尹。玄宗奔蜀,诏留光远为京兆尹。安禄山入京,授光远原官。后趋灵武,肃宗擢为御史大夫。乱平,改礼部尚书、邺国公,

  • 金祚

    字神敬,安定(今甘肃泾川)人。魏末为灵州刺史。随孝武帝入关中,仕西魏为晋州刺史,入据东雍州,兵败降高欢。为大都督参加“邙山之战”,迁华州刺史。北齐初,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济县子。(,参见《北史》)【

  • 任胄

    【生卒】:?—545【介绍】:东魏广宁人。任延敬子。性敏慧,少侍高欢。孝静帝初出为东郡太守,寻以贪污为有司所劾,高欢赦之。孝静帝兴和末隶高岳麾下,饮酒游纵不勤防守,高欢责之。惧而潜遣使通西魏,为人所纠

  • 胡元龟

    【介绍】:五代时吉州永新人。仕南唐。少有俊才,善题咏。尝谒永新县令,咏障间绘戏珠龙。县令以为讥己,追捕之。元龟亡入金陵,馆于吏曹郎徐某家。徐荐于宋齐丘,射策入官,授文房院副使。居数年,省亲归。李璟保大

  • 陈念先

    【介绍】:明浙江慈溪人。八世祖陈敬宗于宣德间任南祭酒。崇祯末,念先至南京国子监,搜辑监志所载事迹,参以年谱、文集,成编年体史学著作《雍略》。

  • 孙维城

    字宗甫,丘县(治今山东丘县南)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历知浚、太康、任丘三县。万历十年(1582)升南京御史。因救言官范俊,得罪许国,后官宣府镇守、右佥都御史、延绥巡抚。拒绝吉囊、卜庄等索款。病

  • 陈察

    【介绍】:明苏州府常熟人,字元习。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南昌推官。正德初,擢南京御史。以养亲归,家居九年,始赴补。谏武宗南巡,夺俸。嘉靖初按四川。。帝亲审讯杨言,落其一指,察强谏,退又具疏申理,直声震朝野

  • 田怀谏

    季安子。父卒,由部将拥立为主,年尚幼,军政大事全委于蒋士则,又随意置换将领,士卒怒,推田弘正代任。遣送京师后,拜右监门卫将军。(,参见《新唐书》)【介绍】:唐平州卢龙人。卢龙节度使田季安子。幼不能事,

  • 王恺

    字君夫,王恂弟。有才能,历位清显。讨杨骏有功,封公,授龙骧将军,加散骑常侍。性豪侈,与石崇斗富,用红石脂涂墙壁。终于后将军,谥丑。

  • 丘处机

    【生卒】:1148——1227登州栖霞(今山东栖霞)人。十九岁时,为王重阳七大弟子之一。金、宋之季,俱遣使来召,不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时奉诏前往。至则力劝不嗜杀人。以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