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晁错

晁错

【生卒】:前200—前154

西汉颍川(治今河南禹县)人。少学申不害商鞅刑名之学。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奉命从伏生受《尚书》,后任太子家令,以其善辩得太子(即景帝)信任,号“智囊”。景帝即位,任御史大夫。主张实行重农抑末、纳粟受爵政策,积极防御匈奴贵族的攻掠,募民徙边,又建议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以加强中央集权。这些建议均为景帝所采纳。不久,吴楚等七国以请诛晁错为名发动叛乱,他为袁盎等所谮,被杀。著有《论贵粟疏》等政论,今部分尚存。(,参见《史记》)


【生卒】:前200—前154

【介绍】:

姓一作鼌。西汉颍川人。习申不害、商鞅刑名之术。文帝时,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奉命受今文《尚书》于伏生。累迁太子家令,为太子(景帝)信用,号智囊。迁中大夫。上书言事,主张徙民备边,抵御匈奴侵扰,削诸侯王权,以固朝廷。景帝立,任内史,迁御史大夫。景帝采纳其意见,更定法令,削诸侯枝郡。前三年,吴楚七国以诛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反。为袁盎所谗,被朝衣斩于市。有《晁错》,已佚,有辑本。


【生卒】:前200—前154

【介绍】:

姓一作鼌。西汉颍川人。习申不害、商鞅刑名之术。文帝时,以文学为太常掌故。奉命受今文《尚书》于伏生。累迁太子家令,为太子(景帝)信用,号智囊。迁中大夫。上书言事,主张徙民备边,抵御匈奴侵扰,削诸侯王权,以固朝廷。景帝立,任内史,迁御史大夫。景帝采纳其意见,更定法令,削诸侯枝郡。前三年,吴楚七国以诛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反。为袁盎所谗,被朝衣斩于市。有《晁错》,已佚,有辑本。


猜你喜欢

  • 郑国昌

    【生卒】:?—1630【介绍】:明陕西邠州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山西参政。崇祯元年,以按察使治兵永平,迁山西右布政使。上官奏留之。三年,清(后金)军攻城,城破,自缢城上。

  • 褚胤

    南朝宋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善弈棋,七岁时即进入高品,长大后为当时第一。因父褚荣期与臧质谋反,牵连被杀。【生卒】:?—454【介绍】:南朝宋吴郡人。年七岁,善弈棋。既长,为当时之冠。父与臧质谋反,胤

  • 兰陵公主

    字阿五,隋文帝第五女。初嫁王奉孝。奉孝卒,嫁柳述。炀帝徙述于岭南,令主改嫁。主上表请免公主号,从徙岭南。帝不从,主忧愤死。(,参见《北史》)

  • 常季贤

    为宣武帝主马,被宠信。位至殿中将军、司药丞。参与政事。与茹皓同时获罪。(,参见《北史》)【介绍】:北魏人。宣武帝时任主马。帝好骑乘,因获宠,累迁至殿中将军、司药丞,仍主厩闲。与茹皓等擅权纳贿,势望渐隆

  • 刘志

    【生卒】:?—前129西汉沛县(今属江苏)人。刘邦孙,齐悼惠王子。前176年封安都侯。前164年,文帝将齐分为六国,立他为济北王。吴楚七国之乱,开始亦与通谋,后却坚守不发兵,因而得保全其封爵,徙为淄川

  • 杜瑛

    【生卒】:1204—1273【介绍】:元霸州信安人,字文玉。杜时昇子。金末,避地读书河南缑氏山中。间关转徙,教授汾、晋间。世祖南下,召见问计,称旨,命从行,以疾辞。中统初,诏征,不就。左丞张文谦奏为怀

  • 高源

    字仲渊,晋州(今属河北)人。中统初,为卫辉路知事,升齐河县尹。后为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司事。弹劾常州路达鲁花赤马恕夺民田及其他不法之事。至元二十八年,升都水监,开通惠河,与会通河接。【介绍】:元晋州人,

  • 袁敞

    【生卒】:?—约117【介绍】:东汉汝南汝阳人,字叔平。袁安子。少传《易经》,以父任为太子舍人。和帝时历位将军、大夫、侍中,出为东郡太守,征拜太仆、光禄勋,迁司空。廉劲不阿权贵,忤外戚邓氏,自杀。

  • 周庸

    【介绍】:西汉陈人。以豪侠闻。为景帝所诛。

  • 元燮

    【生卒】:?-515休次子。宣武帝时,为华州刺史。将州治由李润堡移至冯翊。(19下/518,参见《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