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明宣宗

明宣宗

【生卒】:1398—1435

【介绍】:

即朱瞻基。明朝皇帝。仁宗子。洪熙元年,仁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宣宗叔)反,帝从杨荣言,率师亲征,平定叛乱。在位时,三杨(士奇、荣、溥)在位,阁臣始以“票拟”提出处理政事之意见,职权遂与宰相无异。选郎中况钟等为知府,并专设巡抚,用于谦、周忱等任职。屡下减少官田租额之诏,然户部常不执行。定会试分南北卷取士之法,增加北方举子中式机会。洪熙、宣德时,明朝建国已达六十余年,经济逐渐恢复,政治亦较清明,有“仁宣之治”之称。然继续实行十三布政使司皆设镇守中官之制,又设内书堂,教宦官读书,对宦官擅权起有推波助澜之作用。宣德十年正月病死。


【生卒】:1399——1435

即朱瞻基。谥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仁宗长子。英气满面,智识过人。永乐九年(1411)立为皇太孙。从此成祖巡幸征讨皆随从。仁宗为太子时,失爱于成祖。其危而复安,多赖他之力。仁宗即位,立为皇太子。仁宗崩,即皇帝位。年号宣德。为政平允,社会安定,法纪严明。百姓乐业,国库充余。明朝至此历六十年,民气渐舒,有治平之象。


【生卒】:1398—1435

【介绍】:

即朱瞻基。明朝皇帝。仁宗子。洪熙元年,仁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宣德。元年,汉王高煦(宣宗叔)反,帝从杨荣言,率师亲征,平定叛乱。在位时,三杨(士奇、荣、溥)在位,阁臣始以“票拟”提出处理政事之意见,职权遂与宰相无异。选郎中况钟等为知府,并专设巡抚,用于谦、周忱等任职。屡下减少官田租额之诏,然户部常不执行。定会试分南北卷取士之法,增加北方举子中式机会。洪熙、宣德时,明朝建国已达六十余年,经济逐渐恢复,政治亦较清明,有“仁宣之治”之称。然继续实行十三布政使司皆设镇守中官之制,又设内书堂,教宦官读书,对宦官擅权起有推波助澜之作用。宣德十年正月病死。


猜你喜欢

  • 张济

    【生卒】:?—408【介绍】:北魏西河人,字士度。涉猎书传。道武帝时为行人,拜散骑侍郎。尝使于东晋雍州刺史杨佺期,还魏,以辞顺得道武帝厚赏。后迁谒者仆射,累使姚兴,称旨,拜胜兵将军。频从北伐,多献谋功

  • 元馗

    字道明。亮弟。位至安西将军、东秦州刺史。死于河阴之变。

  • 崔液

    【介绍】:唐定州安喜人,字润甫。崔湜弟。官至殿中侍御史。坐湜当流,亡命郢州,遇赦还,道病卒。工诗,词甚典丽。有集。

  • 林志

    【生卒】:1378—1426【介绍】:明福建闽县人,字尚默,号蔀斋、见一居士。永乐十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参预编修《性理大全》、《历代名臣奏议》。官至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读。有《周易集说》、《蔀斋集》。

  • 宋若思

    【介绍】:唐虢州弘农人。宋之悌子。玄宗天宝末,官监察御史,擢御史中丞充置顿使。肃宗至德二载,为宣城郡太守、江南西道采访使,以吴兵三千赴河南。时李白因坐永王璘谋反系狱,乃脱白囚,令参谋幕府。

  • 彭瑜

    字君玉,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熙宁间,失其母,瑜朝夕焚香祈天,愿得知母所在,如此十余年。有人告诉瑜其母为泰和倪氏妇,遂迎接以归。

  • 珠帘秀

    【介绍】:元人。世祖时名妓。姓朱,人称朱四姐,演杂剧号为“当今独步”,后辈以朱娘娘称之。先在大都,后至南方。嫁道士洪舟谷,居杭州。

  • 卢文进

    【介绍】:五代时范阳人,字大用,一作国用。初事刘守光为骑将,已而降后唐,遥授寿州刺史,隶属庄宗弟李存矩麾下。兵变,乱兵杀存矩,拥文进,反攻新州,不克,遂奔契丹,为幽州兵马留后,是后屡引契丹兵掳燕、赵数

  • 叶荣梓

    【生卒】:1687—?【介绍】:清江苏青浦人,字孝常,号容斋。雍正间廪生。乾隆初举鸿博不中。工诗。有《纪年诗草》、《容斋诗稿》。

  • 钱佃

    【介绍】:宋平江府常熟人,字仲耕。钱俣弟。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累迁吏、兵、工三部侍郎,出为江西转运副使,继使福建,再使江西。孝宗淳熙八年知婺州,移粟赈饥,全活七十余万口。临政以民为先,治绩为诸郡最,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