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徐中行

徐中行

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得知胡瑗讲道学,至京师,与刘彝等相遇,并得其传授,熟读精思,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返家后,父死,庐墓终丧,躬耕养母。尽其全力,还葬内外亲属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人。晚年讲授道学。死。其子徐庭筠亦有名闻,死后乡里人尊称为“二徐先生”。淳熙间,朱熹曾拜谒墓前,题诗有“道学传千古,东瓯说二徐”之句。


【生卒】:1517——1578

字子舆,长兴(今属浙江)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历任刑部郎中、湖广佥事、江西左布政使。有御萧五、捕柯彩凤功。与李攀龙等称七才子。卒官。


【生卒】:1517—1578

【介绍】:

明浙江长兴人,字子舆,号龙湾,因读书天目山下,称天目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江西左布政使。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称后七子。性好客,卒于官,人多哀之。有《青萝集》、《天目山人集》。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德臣,人称八行先生。少慕胡瑗之学,精思苦读,司马光见而称奇。父死庐墓,躬耕养母。晚年教授学者,循循有序。其友罗適持节本路,举以自代,复率部使者以遗逸荐;徽宗崇宁间,郡守李谔又以八行荐,皆不就。愤章惇蔡京贬竄元祐党人,每闻谪命,辄泪下。后往来委羽山中。以卓行与山阳徐积齐名。


猜你喜欢

  • 李虚中

    【介绍】:唐人,字常容。进士及第。宪宗元和中官至殿中侍御史。相传有《命书》三卷,题鬼谷子撰,虚中注。死后韩愈作墓志,称其深研五行书,以人之生年月日所值日辰干支推人寿夭贵贱,百不失一。

  • 王延嗣

    【介绍】:五代时闽国国君王审知族子。为人慨切好直言,以道义自任。唐僖宗光启初,随审知入闽。后梁灭唐,封审知为闽王。时强藩多称帝,审知不无心动,延嗣反复极谏,审知虽不乐其言,然因之亦终身未称帝。

  • 萧子云

    【生卒】:487—549【介绍】:南朝梁南兰陵人,字景乔。萧子恪弟。齐世,封新浦县侯。入梁,降爵为子。起家秘书郎,官至侍中、国子祭酒,领南徐州大中正。侯景之乱,宫城失守,奔晋陵,饿死于僧房。通文史,善

  • 段颎

    【生卒】:?—179【介绍】:东汉武威姑臧人,字纪明。少习弓马,尚游侠。初举孝廉,历阳陵令、辽东属国都尉。桓帝永寿二年,任中郎将,以镇压泰山、琅邪农民军,封列侯。延熹间迁护羌校尉,并州刺史、破羌将军。

  • 奚显度

    【生卒】:?—465【介绍】:南朝宋东海郯人。孝武帝大明中官至员外散骑侍郎。尝使主领人功,苛虐无道,动加捶扑,民不堪虐。前废帝戏云:“显度刻虐,为百姓疾,比当除之。”左右应诺,即日宣旨杀之。

  • 曾晔

    【生卒】:1009—1053【介绍】:宋建昌军南丰人,字叔茂。曾巩兄。有智策,能辨说,贯穿反复,无人能屈。于历代治乱兴亡、是非得失,皆能议论。仁宗皇祐五年试进士不中,得疾归,卒于江州。

  • 朱高燧

    【生卒】:?——1431成祖第三子。永乐二年(1404)封赵简王。命留居北京,且令政务皆先奏王后执行。他依仗父皇宠爱,多行不法,与汉王高煦谋夺太子位,时时谮毁太子高炽。七年,帝闻知其所做不法事,大怒,

  • 张裕

    字南和,蜀郡(治今四川成都)人。刘璋据蜀,辟从事。蜀汉时任州后部司马。通晓占候,曾预言刘备攻汉中不胜,因未应验被杀。

  • 张说

    【生卒】:667-730字道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弱冠应策,授太子校书。以得罪张易之,流放钦州。中宗立,起拜兵部员外郎。后官至同平章事。曾劝睿宗使太子隆基(玄宗)监国。开元七年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

  • 仝兟

    【生卒】:?—1426【介绍】:明河南汜水人。永乐三年举人。汜水在战乱之后,人不知学,兟独为举子业,开当地风气之先。由部郎历官交阯布政使,在官十三年,待百姓有恩。宣德初卒于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