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安禄山

安禄山

【生卒】:?—757

【介绍】:

唐营州柳城胡人,本姓康,初名轧犖山,又作阿犖山,一说即亚历山大之汉名。少孤,随母嫁突厥安延偃,遂姓安,更名禄山。及长,巧黠多智,通六蕃语,为互市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异之,拔为偏将,收为养子。积战功为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入朝,为玄宗杨贵妃宠信,迁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官至尚书左仆射。玄宗天宝十四年冬于范阳起兵叛乱,先后攻陷洛阳、长安。次年自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后为其子庆绪所杀,年约五十余岁。


【生卒】:?-757

始名轧犖山,母嫁突厥人安延偃,遂冒姓安。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胡人。通晓诸族语言,由幽州节度张守珪收为养子。后以边功升任平卢兵马使。厚贿权臣,得为杨贵妃义儿,甚受玄宗宠遇,官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天宝十四年冬在范阳起兵,率诸蕃马步十五万攻陷洛阳,旋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又遣兵克潼关,入长安。至德二年初,被部将严庄杀死。(200上/5367,参见《新唐书》225上/6411)


【生卒】:?—757

【介绍】:

唐营州柳城胡人,本姓康,初名轧犖山,又作阿犖山,一说即亚历山大之汉名。少孤,随母嫁突厥安延偃,遂姓安,更名禄山。及长,巧黠多智,通六蕃语,为互市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异之,拔为偏将,收为养子。积战功为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入朝,为玄宗杨贵妃宠信,迁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官至尚书左仆射。玄宗天宝十四年冬于范阳起兵叛乱,先后攻陷洛阳、长安。次年自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后为其子庆绪所杀,年约五十余岁。


【生卒】:?-757

始名轧犖山,母嫁突厥人安延偃,遂冒姓安。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胡人。通晓诸族语言,由幽州节度张守珪收为养子。后以边功升任平卢兵马使。厚贿权臣,得为杨贵妃义儿,甚受玄宗宠遇,官平卢、范阳、河东三节度使。天宝十四年冬在范阳起兵,率诸蕃马步十五万攻陷洛阳,旋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又遣兵克潼关,入长安。至德二年初,被部将严庄杀死。(200上/5367,参见《新唐书》225上/6411)


【生卒】:?—757

【介绍】:

唐营州柳城胡人,本姓康,初名轧犖山,又作阿犖山,一说即亚历山大之汉名。少孤,随母嫁突厥安延偃,遂姓安,更名禄山。及长,巧黠多智,通六蕃语,为互市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异之,拔为偏将,收为养子。积战功为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入朝,为玄宗杨贵妃宠信,迁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官至尚书左仆射。玄宗天宝十四年冬于范阳起兵叛乱,先后攻陷洛阳、长安。次年自称雄武皇帝,国号燕,建元圣武。后为其子庆绪所杀,年约五十余岁。


猜你喜欢

  • 王洛儿

    【生卒】:?-413京兆(治所今陕西西安)人。道武帝时,以善骑射给事东宫。曾于冰水中救明元帝。明元帝外逃,唯洛儿与车路头随行。道武帝卒,洛儿隐明元于家,奔走大臣间,帝遂得即位。以功拜散骑常侍、新息公,

  • 吴以刚

    【生卒】:?——1911字克潜。江苏阳湖(今常州)人。历官至四川彭县知县。宣统三年,充重庆属水路巡警提调。辛亥革命爆发,被革命党人杀死。

  • 王承曾

    夏邑(今属河南)人。襄阳知府。张献忠陷城,逃走。不知所终。【生卒】:1686—1752【介绍】:清陕西醴泉人,字嗣徽,号梅川。雍正二年举人。五年,以会试明通榜授岐山教谕,历任甘肃崇信知县、皋兰武闱参详

  • 申锡

    【介绍】:明四川眉州人。读书至老不倦。尝作先天太极诸书,自一岁一月一日一身,皆有图说。另有《三易图说》,六十四卦,每卦绘二图,以释其义。

  • 林广

    【生卒】:1035—1082【介绍】:宋莱州胶水人,字公远。少以材勇为捧日军卒,累擢勾管环庆路巡检司军马。西夏主李谅祚攻大顺城,被广射伤。屡与西夏战,以功为环庆路将,迁本路都监、副都总管。神宗元丰中,

  • 智蕴

    【介绍】:五代时僧。河南人。工画佛像人物,学深曹体。后周太祖时进《舞钟馗图》,赐紫衣。

  • 袁易

    【生卒】:1262—1306【介绍】:元平江长洲人,字通甫。力学不求仕进。辟署石洞书院山长,不就。居吴淞具区间,筑堂名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雠。有《静春堂诗集》。

  • 汉献帝

    【生卒】:181-234即刘协。汉灵帝子,中平六年(189)少帝即位,历封渤海、陈留王。同年被董卓立为皇帝,时年九岁。建安元年(196)被曹操迎都于许。在位期间,朝政先后被董卓、曹操把持,实为傀儡。曹

  • 寿蕃

    【生卒】:?——1900宗室,寿富之弟。官右翼宗室副管。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与兄妹等同自杀。

  • 方克勤

    字去矜,宁海(今属浙江)人。孝儒父。洪武二年(1369)特授济宁知府。与民约定,垦荒三年纳税;田分九等,以差等征交;立社学数百所,修孔子庙堂,兴教化;免盛夏民夫筑城役。为治以德化为本,不喜近名,自奉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