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逢昌
【介绍】:
宋平江府吴县人,字子明。以荫补迪功郎,调沿江、淮东制司粮料官,以廉勤称。所至力除积弊,秩满积粮十五万余斤。时魏了翁为浙东安抚使,议复通城,委其籴百万缗,旬月事具,因荐其练达。历桐城令,复著治绩。调知清流,以疾辞归。卒年六十六。
【介绍】:
宋平江府吴县人,字子明。以荫补迪功郎,调沿江、淮东制司粮料官,以廉勤称。所至力除积弊,秩满积粮十五万余斤。时魏了翁为浙东安抚使,议复通城,委其籴百万缗,旬月事具,因荐其练达。历桐城令,复著治绩。调知清流,以疾辞归。卒年六十六。
【介绍】:金代州五台人,字孟弼。张大节子。世宗大定十九年进士,调葭州司候判官。累迁太常卿兼国子祭酒。卫绍王大安间,中都初受蒙古兵威胁,朝廷议塞城门。岩叟独以为不可,时议多之。以沁南节度使致仕。
【介绍】:宋京兆蓝田人,字进伯,一作晋伯。吕大防兄。仁宗皇祐间进士。为晋城令、签书定国军判官。神宗熙宁中,王安石议遣使诸道,立缘边封沟,大忠陈五不可,因罢不遣。历知代州、石州,屡驳折契丹求地使者。元丰
【生卒】:1337—1377【介绍】:明凤阳府虹县人,初名友德。元末随父起兵反元,十六岁即能先登陷阵。旋归朱元璋,从渡江。积功官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佐朱文正守南昌,与陈友谅六十万众相持三月。论功与克敌同
【生卒】:385—433【介绍】:南朝宋陈郡阳夏人。谢玄孙。幼寄养于外,因名客儿,人称谢客。晋时袭封康乐公,又称谢康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仕晋为秘书丞。入宋,累官太子左
南朝梁人,祖籍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少笃志好学,通《五经》,尤精于《三礼》、《三传》。初为北魏太常博士,天监十三年归梁,授国子博士,聚徒数百人讲授,京师旧儒咸重其学术。官至桂州刺史卒,所著有《毛诗
【生卒】:1124—1182【介绍】:宋宗室,字希远。赵伯驹弟。少从高宗于康邸,以文艺侍左右。高宗绍兴初,奏补承节郎,历监馀姚县酒税、监临安府市舶务、浙西安抚司干办官。孝宗隆兴二年,擢本路兵马副都监,
字元忠,大学士以勤子。南充(今属四川)人。隆庆进士。授编修。万历初,预修世、穆两朝实录。二十一年(1593)升礼部尚书,建议修国史,命为副总裁。二十三年,首辅王锡爵谢政,遂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要。疏陈亲
【介绍】:东汉广汉绵竹人,字茂安。少游太学,事杨厚学图谶,还家讲授。征辟皆不就。灵帝时征拜侍中,劝太常刘焉求为益州牧,谓京师将乱,益州有天子气。扶亦入蜀为蜀郡属国都尉。后去官还家,卒年八十二。
字仲祐,文甫弟。少年时,轻浮急躁,后有改易。为员外郎,还乡。庄帝时为都督,守范阳有功。封范阳子。孝武帝时,除右将军、太中大夫。卒。年六十。(,参见《北史》)【介绍】:北魏范阳涿人,字仲祐。卢度世孙。年
【介绍】:明山东寿光人,字子深,号范泉。刘澄甫弟。正德举人。累官汉阳知府。善诗,嘉靖中与澄甫及石存礼、蓝田、冯裕、陈经、黄卿、杨应奎等人结诗社,互相唱和。后辑所作名《海岱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