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
【介绍】:
东晋女子。相传造《子夜歌》曲,声过哀苦。晋孝武帝太元中已流行。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变歌等变体。
【介绍】:
东晋女子。相传造《子夜歌》曲,声过哀苦。晋孝武帝太元中已流行。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又有大子夜歌、子夜变歌等变体。
字去华,昌平(今属北京)人。宝历进士。太和二年应贤良对策,极言宦官祸国,考官害怕得罪阉党,不敢录取。令狐楚、牛僧孺先后辟为从事,终官使府御史。(190下/5064,参见《新唐书》)【生卒】:?—约84
【介绍】:新莽时沛郡蕲人。为尚书大夫。始建国三年,受遣使劳北边,还言五原北假膏壤殖谷,宜置田官。乃以並为田禾将军,发戍卒屯田北假,以助军粮。
【介绍】:清福建长泰人,小名祖,移居台湾罗汉门,以养鸭为业。康熙六十年,以知府王珍贪酷,聚众起义,托言明皇室后裔,称中兴王。旋为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击败,被俘送京师遇害。
【介绍】:五代时慎县人。仕吴。官至庐州观察使。引兵讨王言作乱,擢德胜军节度使,后加安西大将军。居官好为不法,士庶苦之。吴杨溥大和初赐爵清河王。在庐州时,以货厚结权要,为民患者二十余年。
【生卒】:?-764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人。少师事吴兢。天宝末由杨国忠推荐,任左拾遗。肃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罢相,出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代宗时,官至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使。(,参
【生卒】:1770—1827【介绍】:清浙江镇海人,字翔云,又字安澜。乾隆五十九年举人。嘉庆间以千总从李长庚于闽海镇压蔡牵。道光间官至海坛镇总兵。
【介绍】:清浙江归安人,字小颖,号颖庵。吴应棻弟。雍正二年进士,官大理寺少卿。山水师王原祁。工诗。有《客槎集》、《墨香幢诗》。
【介绍】:商代帝王。成汤孙,太丁子。继中壬即位。不遵汤法,纵欲暴虐,为伊尹放逐。三年后,悔过自责,伊尹迎归复位。一说伊尹放逐太甲,篡位自立。七年后,太甲潜回,杀伊尹而复位。复位后,励精图治,诸侯归殷,
【生卒】:754—820【介绍】:唐吴人,字冲之。归崇敬子。代宗大历时举孝廉高第。德宗贞元初策贤良为右拾遗。以直谏闻。顺宗初拜给事中,迁工部侍郎。宪宗时累官工部尚书,封长沙县男。有文学,工草隶。卒谥宪
【生卒】:?-528崇次子。初为给事中。随父作战,颇具名气。明帝时迁升迅捷,传其为灵太后宠幸,平元鉴相州之乱。武泰初,以大都督率军拒尔朱荣,闻北中失守、退兵。与百官迎庄帝于河阴,死于“河阴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