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史浩

史浩

【生卒】:1106—1194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史诏孙。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建王赵眘立为皇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累除参知政事。曾对张浚恢复之举持异议,力主守江。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首言赵鼎、李光无罪,申辨岳飞之冤。旋因反对张浚北伐,为御史王十朋所劾,罢知绍兴府。淳熙五年,复为右丞相。寻以事求去,除太保致仕。卒谥文惠,改谥忠定。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等。


【生卒】:1106——1194

字直翁,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绍兴进士。历温州教授、国子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兼二王府教授、宗正少卿等。绍兴三十二年(1162),立建王赵眘为皇太子、升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迁翰林学士、知制诰,除参知政事。隆兴元年(1163),拜尚书右仆射,申岳飞之冤,复其官爵,禄其子孙。反对张浚北伐,出知绍兴府。淳熙中,复为右丞相。后请老,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卒。追封越王,谥忠定。


【生卒】:1106—1194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史诏孙。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建王赵眘立为皇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累除参知政事。曾对张浚恢复之举持异议,力主守江。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首言赵鼎、李光无罪,申辨岳飞之冤。旋因反对张浚北伐,为御史王十朋所劾,罢知绍兴府。淳熙五年,复为右丞相。寻以事求去,除太保致仕。卒谥文惠,改谥忠定。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等。


【生卒】:1106——1194

字直翁,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绍兴进士。历温州教授、国子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兼二王府教授、宗正少卿等。绍兴三十二年(1162),立建王赵眘为皇太子、升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迁翰林学士、知制诰,除参知政事。隆兴元年(1163),拜尚书右仆射,申岳飞之冤,复其官爵,禄其子孙。反对张浚北伐,出知绍兴府。淳熙中,复为右丞相。后请老,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卒。追封越王,谥忠定。


【生卒】:1106—1194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直翁,号真隐居士。史诏孙。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建王赵眘立为皇太子,浩除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孝宗即位,累除参知政事。曾对张浚恢复之举持异议,力主守江。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首言赵鼎、李光无罪,申辨岳飞之冤。旋因反对张浚北伐,为御史王十朋所劾,罢知绍兴府。淳熙五年,复为右丞相。寻以事求去,除太保致仕。卒谥文惠,改谥忠定。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等。


猜你喜欢

  • 葛宫

    【生卒】:992—1072【介绍】:宋江阴人,字公雅。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进士。授忠正军掌书记。善属文,上《太平雅颂》十篇,为真宗所嘉。又献《宝符阁颂》,为杨亿所称。知南充县,守资、昌二州,以惠政闻。后知

  • 李质粹

    【生卒】:?——1750汉军正白旗人。雍正中为蓝翎侍卫,曾从年羹尧出师征战。历官陕西固原提督,署四川提督。乾隆十一年(1746),附和庆复妄言瞻对土目班滚已死,四年后被斩。

  • 张文峙

    【介绍】:明末应天府人,家钟山之阳。字紫淀。通经史,晓掌故。撰《南枢志》,辑《明布衣诗》。

  • 沈怀远

    南朝宋时人,沈怀文弟。初为始兴王刘濬征北长流参军。以妾王鹦鹉参与刘劭行巫蛊事,孝武帝即位后流放广州。前废帝时赦归,官至武康令。所撰《南越志》及编辑兄怀文《文集》,并传于世。(,参见《南史》)【介绍】:

  • 郭祖翼

    【介绍】:清湖南善化人,字东。诸生。有《雨福山房賸草》。

  • 林岂

    【介绍】:宋福州长溪人,字厚之,号无惑。哲宗元祐六年进士。自幼好学,刻意钻砺。历官松溪令、晋江丞、瓯宁令,改知归安县,除通判安肃军。闻大将开边,遂买舟还乡。钩贯经术,善属文,后辈从学者,皆有轨则。卒年

  • 赵顺孙

    【介绍】:宋处州缙云人,字和仲。理宗淳祐十年进士。自秘书郎五迁至侍御史,皆兼讲读。遇灾异,辄援据经传及累朝故实,随时致戒。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尝直言陈政弊而忤贾似道,然颇为度宗所重。后为福建安

  • 李乾顺

    【生卒】:1083——1139党项族人,西夏国王李秉常子。辽大安二年(1086),嗣父为夏主,臣辽。金天会二年(1124),上表称藩于金,辖下寨以北、阴山以南、乙室耶刮部吐禄泺以西,都中兴府(今宁夏银

  • 陈祐

    【介绍】:五代时历阳人。仕吴。少有勇力,初隶杨行密帐下。杨隆演时累官黑云都尉。吴越犯常州,与徐温大败之。后以大将镇润州,平周郊之乱。杨溥太和元年授饶州刺史,卒于任,年六十五。

  • 卢辩

    字景宣,范阳涿(今属河北)人,世为儒学之家。魏时举秀才,为太学博士,注《大戴礼》。随孝武帝入关中,为太常卿、太子少傅,封范阳公。西魏朝典章制度多由辩制定,依《周礼》改定官制,也由他完成。周明帝时,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