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额色赫

额色赫

?—1661

清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姓富察氏。世居纳殷。莽吉图孙。初随清太宗皇太极征伐,由护军校授兵部理事官。后金天聪九年(1635),随副都统巴奇兰征黑龙江,获胜。清崇德三年(1638),擢秘书院学士。五年,赴锦州向睿亲王多尔衮传谕进兵机宜,败明兵于木轮河。六年,同内大臣图尔格调查围锦州军离城远驻,遣兵归家等情状,有关贝勒大臣降罚有差。以明总督洪承畴率兵13万于锦州至松山间,又赴军前传谕方略,并奏请增兵。太宗遂率师亲征,破明军。又至锦州郑亲王济尔哈朗军营,宣谕抚慰祖大寿等降众。八年,随贝勒阿巴泰征山东。克兖州。顺治元年(1644),随军入山海关,定鼎燕京。八年(1651),擢国史院大学士。九年,充纂修太宗文皇帝实录总裁官、会试正考官,列议政大臣。十二年(1655),纂辑太祖、太宗圣训、辑成《资政要览》,充总裁官,后改保和殿大学士。卒,谥文恪。

猜你喜欢

  • 里耀卿

    见“阿里耀卿”(1224页)。

  • 阶州民变

    阶州藏民反抗官兵事件。光绪六年(1880),甘肃阶州瓜子沟地方藏民古旦巴妄称己子为活佛转世,煽惑藏民,胁今弓坝等处民众各派壮丁随其攻破西固州,并声称由西固、阶州攻四川。左宗棠奉旨派总兵沈立遂、署兰州道

  • 昂巴达拉

    村名。亦作阿马达拉、安巴达拉、阿马土拉。满语和蒙语音译。意为“驻藏大臣和达赖(代表曾到此地)”,故名。位于西藏门隅地区南端,北纬26°9′、东经92°1′。清咸丰二年(1852,藏历水牛年),西藏地方

  • 卡罗拉

    地名。位西藏江孜以东,扼江孜通往拉萨之咽喉之地,取小路南下直达江孜到帕里中间之康马。光绪三十年(1904),英侵略军袭击江孜时,部分藏军集结于此,以切断英军后路,并将江孜之部分英军诱出至此袭击之,并从

  • 陆丽

    ?—465北魏大臣。代郡人。鲜卑陆氏(步六孤氏)。征西大将军、东平王陆俟子。少以审慎,入侍太武帝,赐爵章安子,迁南部尚书。承平元年(452),太武帝卒,南安王拓跋余立,既而为中常侍宗爱等所杀。丽与殿中

  • 布当

    ?—1639清初将领。蒙古族。博济吉特氏。科尔沁部人。后金天命七年(1622),随明安归附努尔哈赤,授二等参将。天聪三年(1629),随皇太极征明,攻遵化,力战破明总兵赵率教,以功进三等梅勒章京。六年

  • 张冲

    1900—1980彝族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又名云鹏。云南省泸西县人。1920年,因不堪官僚、豪绅欺压,被迫离家组织地方武装,提出“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保护工农商,救济贫穷”等口号,游击战斗于陆

  • 雅隆觉阿王系

    吐蕃王朝末代赞普郎达玛五世孙赤琼前往雅隆(今西藏山南)秦昂达则城,繁衍生息,发展势力。传至其孙玉赞时,逐以雅隆为政治中心,据地称王,史称雅觉阿王系。入元后,王族中成员或投元附萨迦派,或依附帕竹主巴势力

  • 窝叉

    参见“目肘”(557页)。

  • 乌兰哈达

    见“赤峰县”(10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