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陇川宣抚司

陇川宣抚司

明代傣族土司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麓川路,至顺元年(1330),改麓川路军民总管府,至正十五年(1355),改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正统六年(1441),思任法反明,明政府遣王骥统兵讨之。九年(1444),置陇川宣抚司治所在陇把(今云南陇川),与南甸、干崖宣抚司合称“三宣”,屏蔽永昌、腾冲。十年,以恭项为宣抚使,刀歪孟为同知,刀落曩为副使,陇帚为佥事。十二年(1447),恭项与百夷长刀木立仇杀,项内奔,安置于曲靖。同知刀歪孟为众所信服,乃以其为宣抚使。万历(1573—1620)初,缅甸莽瑞体内侵,招诱宣抚多士宁附缅,遭拒。后士宁记室(秘书)岳凤鸩杀士宁投缅。及明军攻缅,复故地,于万历十二年(1584),复建陇川宣抚司,以多士宁子思顺为宣抚使。《读史方舆纪要》记其地域:“东至芒市,南至木邦,西至干崖,北至南甸。”其境域包括今德宏之陇川、瑞丽二县及潞西之遮放区。清沿明制。民国二年(1913),设弹压委员,兼领户撒、腊撒二土司。五年(1916),改为行政委员,户撒归干崖,腊撒归勐卯。二十一年(1932),置陇川设治局。隶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管辖。陇川今为陇川县,猛卯为今瑞丽县,遮放属潞西县。

猜你喜欢

  • 格莫鄂

    参见“藏币”(2567页)。

  • 张鉴

    1768—1850清代学者。字春治,号秋水。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肆业于阮元西湖诂经精舍。嘉庆(1796—1820)初副榜贡生。善海运之学,著有《海运刍言》。又著《十五经丛说》、《西夏纪事本末》、

  • 辱纥主

    ①古代契丹部落首领的称呼。※奚(又作库莫奚)毗临契丹,首领亦称辱纥主。据《旧唐书》和《辽史》等记载,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窟哥、奚部落联盟首领※可度者率部附唐,唐以契丹地置※

  • 斐雅思哈

    ?—1672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富察氏。佐领木科里第三子。初任护军校。天聪六年(1632),太宗亲征察哈尔,分兵略明大同,至朔州,与参领道喇等击败出城兵。崇德三年(1638),署护军统领,随贝勒岳

  • 商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语源不详。一说来自托忒语“布”。因维吾尔人旧着输布于准噶尔,因以称其输粮赋之官。一说来自汉语,因其曾以纺织品向清朝政府交纳赋税,故称。职司征收粮赋。乾隆二十四年(1759),

  • 乌雅束

    1061—1113金康宗。字毛路完。女真完颜部人。金世祖※劾里钵长子。辽天祚帝乾统三年(1103),金穆宗卒,以世祖嫡长子承袭节度使,继任联盟长。翌年,以高丽来伐,使石适欢破之。为向苏滨水(今大绥芬河

  • 者勒蔑

    蒙古国大将。又译折里麦、哲里马。兀良哈氏。札儿赤兀歹子。居不儿罕山(肯特山)地区。自幼侍从铁木真(成吉思汗),被誉为“有福庆的伴当”(《元朝秘史》第211节)。曾相随逃避蔑儿乞人追击。南宋淳熙十六年(

  • 八部敌烈

    见“敌烈部”(1882页)。

  • 胡岱达

    见“呼岱达”(1390页)。

  • 倒喇

    辽、金、元、明、清时代在中国北方各族中流行的一种歌舞杂戏。亦作��喇。蒙古语称其艺人为倒喇黑赤或倒喇赤,汉译作倒喇金、倒儠匠。沈榜《宛署杂记》云:“弹唱人曰倒儠匠”。一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