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克霍加麻札
见“阿帕克和卓墓”(1245页)。
见“阿帕克和卓墓”(1245页)。
1206—1258元代高丽降将。洪氏。麟州(今陕西神木县西北杨家城)都领洪大宣之子。先世为中国人,唐时入高丽,子孙遂贵于三韩,名所城曰唐城。初袭父职为神骑都领。太祖十三年(1218),蒙古军追蒲鲜万奴
清代西藏地方之报馆。创刊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驻藏大臣联奏秦准设立,获商上噶勒丹池巴等人赞成。其宗旨以开通风气、增长民智、尚武功、重实业为主。用藏文出版,刊登上谕、奏议及四川、西藏公牍、西藏近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忽客赤”。《元朝秘史》释为“放牛的”,《华夷译语》解为“牧牛人”,即司牧牛。宋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后始置,执掌牧牛事宜。元代,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
明代贵州土司。又名陇澄。彝族。明贵州水西宣慰使※安国亨之子,※安疆臣之弟。先入赘镇雄土司,改姓陇,取名澄。从征播州、叙州有功。后阴助永宁宣抚使奢效忠之妾奢世续与其妻奢世统争印仇杀。奉命回水西。万历三十
见“者列帖卫”(1349页)、“者帖列卫”(1349页)。
古河流名。又称湘川。今湖南之湘江。《湘中记》云:“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见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崖若朝霞,是纳潇湘之石矣。故名”。源出零陵郡始安县阳海山(今广西桂林东),与灵渠(湘桂运河)
见“卜寨”(18页)。
明代湖广保靖州土官。土家族。保靖州(今湖南保靖县)两江口长官※彭胜祖子。弘治十年(1497),入粟嗣父职。十四年(1501),奉调随征贵州普安彝族女首领米鲁,破大小盘江、陆卜、毛口等处,救出被虏杨太监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又称喃卡藏卜或仲钦南喀桑布。藏族。属杰氏家族。15世纪人。帕竹政权代理官长仁钦桑波之子。帕竹查巴坚赞时,被委任为拉萨西南乃乌宗本(《明史》称“牛儿宗寨”),故称“乃乌巴”。尊奉宗喀巴
书名。壮侗语族诸民族民族学专著。1册26章。近人徐松石撰。写西江流域的僮(即今壮族)及与壮族有密切关系的傣、泰、侗、水及两粤汉族的来源、分布、相互融合等。内分“苍梧、牂牁、僮牯、泰”、“小泰人出于两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