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钟离之战

钟离之战

北魏与梁朝的一次战役。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位于淮水南岸,池深城坚,易守难攻,是魏军南攻拟先夺占的目标,也是梁军保卫京都建康(今南京市)的前线重镇。自北魏景明四年(503)起,双方各为进攻、防守,部署兵力,时近4年。正始四年(507)春,北魏镇南将军、中山王元英以数十万大军攻钟离,令平东将军杨大眼率部据淮水北岸接应,命镇东将军萧宝夤领兵在邵阳洲(在今安徽凤阳东北淮河上)两岸架桥树栅,以通粮道。魏军用土填堑,以冲车撞钟离城墙,昼夜轮番攻城未克。梁武帝为增援钟离,又派豫州刺史韦䴥领兵自合肥北上,与曹景宗之军会合进至邵阳洲。韦率众在曹营前20里处趁夜掘长堑,树鹿角,截洲筑城。次日拂晓营立。及杨大眼统万余骑攻城。韦䴥结车为阵,以强弩2千齐发,杀伤魏军甚众。杨中箭退走,元英等继续攻击未克。梁军乘势反攻,袭击邵阳洲南北桥,并乘淮水陡涨之际,遣水军驾6舰临魏垒,以小船载干草,灌入膏油,点燃后用以焚桥,断魏粮道,又派敢死之士拔栅砍桥,梁军奋勇冲杀。魏军大溃,溺死、被杀各有10余万人,元英单骑逃往梁城(今安徽寿县东),杨大眼也烧营撤退。梁军乘胜追击,直至水(今安徽固镇东南),又俘魏军5万人,收其资粮器械牛马等不可胜数。此役梁军各部密切配合,针对魏军不习水战的弱点,适时反攻,取得大胜,而魏将未能乘春水涨前退去,转胜为败,南攻受遏。

猜你喜欢

  • 兀狄哈

    见“窝集部”(2297页)。

  • 布延泰

    见“白云梯”(598页)。

  • 佛辅

    ?—534南北朝时期吐谷浑王。姓吐谷浑氏。《梁书》载:梁中大通二年(530),父※呵罗真卒,嗣立。受梁武帝封为宁西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五年(533),遣使至梁贡方物。其世子亦遣使向梁太子献白龙驹。

  • 格楞当

    德昂语音译,意为“水鼓”。云南潞江德昂族中保存的一种古老乐器。因使用时注入一定的清水,湿润鼓皮、鼓心,以产生更大的共鸣声,故名。一般用直径30公分左右、长约70公分的圆木挖空,两头蒙以牛皮制成。主要于

  • 卓尼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甘肃卓尼县。相传13世纪初此地建有一座宁玛派小寺。约元至元六年(1269),帝师八思巴赴京,途经此地,由其随行萨迦格西·希日益西改宁玛寺为萨迦派寺院。明永乐年间,※些地(系杨土司始祖)

  • 乙乾归

    445—475北魏官员。代郡人。鲜卑乙弗氏(后改乙氏)。定州刺史、西平王乙瓌子。颇习书疏,尤好兵法。袭父爵,年12,为侍御中散。及长,尚景穆帝拓跋晃之女安乐公主,授驸马都尉、侍中。献文帝初,任征西将军

  • 舟曲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白龙江”,因河得名。即今甘肃省舟曲县。位于甘南州东南部,东北接武都地区文县、宕昌县,东南邻四川南坪县,西部界迭部县下迭区和四川省阿坝之南坪县。古代为白马氐地,后为羌人所据。汉代曾

  • 元云南行省所辖军民屯田

    元统一全国后,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军饷,少数民族地区则兼有控扼之意。其在云南行省,先后置军民屯共达12处。中大理、金齿等处于至元十二年(1275)拘刷漏籍人户置民屯,二十六年(1289)

  • 玉古尔

    ①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新疆识略》等作布古尔。乾隆二十六年(1761),设三品阿奇木伯克,隶喀喇沙尔(焉耆)办事大臣。光绪八年(1882),设巡司。二十八年(1902)置县。即

  • 阿细跳月

    云南彝族一支阿细(阿西)人的传统民间歌舞。亦作“阿西跳月”、“跳乐”。盛行于弥勒、泸西、路南彝族自治县。为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和中老年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火把节、春节等喜庆日或农闲时,在草坪、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