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贺兰山

贺兰山

亦称阿拉善山。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边境接界处,南北走向,呈新月形。南北长25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海拔2000—2500米。最高峰为达呼洛老峰,海拔3556米。西坡天然森林面积较大,坡度平缓;东坡峰峦陡立,巍然耸起,以银川平原之屏障,对阻挡西北寒流及腾格里沙漠东移起一定作用。山上森林覆盖,有大量煤层和猛、铁矿产及特产“贺兰石”。山间垭口(苏峪口、三关口等)为东西交通孔道。历史上先后属前凉、后凉、北凉、西夏。元属甘肃行省。明为额鲁特蒙古所据,其后裔于清康熙中(1662—1722)为避噶尔丹,归清,赐牧此山以西及龙头山以北之地。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

猜你喜欢

  • 雅塔安嘎

    见“恩克那力纠哈汗”(1871页)。

  • 顾尔布锡

    1597—1661清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博尔济吉特氏。世居萨喇木兰地方。原系蒙古喀尔喀贝子。天命(1616—1626)年间,率属众600户归附,尚和硕公主,为额驸,授三等总兵官世职。崇德六年(164

  • 康熙前贵州通志

    书名。贵州地方志。亦称《曹本贵州通志》。33卷。清曹申吉(字锡余,号澹余,山东安丘人,汉族)主修。因贵州是多民族地区,该书各卷均涉及少数民族,其中《土司志》、《蛮僚志》等篇,为少数民族专志,专载少数民

  •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

    ?—约1211蒙古国开国功臣、汪古部首领。又译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阿剌兀思”为名,“剔吉”、“忽里”均为官号,一说“剔吉”为突厥语“特勤”之音变;“忽里”为金官职“忽鲁”之音变,为“统数部之长”。世

  • 川黔滇苗文

    苗语川黔滇次方言文字,简称川黔滇苗文,是建国后为苗族新创的3种文字之一。川黔滇苗文方案是本着尽量与汉语拼音方案汇通的原则而设计的。是以贵州省毕节县小哨苗族乡大南山寨的语音为标准音的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

  • 烧甲

    见“戴辣”(2574页)。

  • 谙版勃极烈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谙版”意为“大”,“勃极烈”意为“官”,合为“大官”之意。《金史·国语解》谓:“官之尊且贵者”。收国元年(1115)七月,完颜阿骨打废女真部落联盟制,设谙版、国论、阿买、昃

  • 拓跋细豆

    见“拓跋思头”(1360页)。

  • 彰所知论

    书名。藏文佛学古籍名著。元代乌思藏高僧帝师※八思巴撰。全书共分五品:(1)器世界,主要述日轮、月轮、诸星宿、妙高山等佛家宇宙观;(2)情世界,主要述古印度、吐蕃、蒙古诸王宏扬佛法情况;(3)道法,(4

  • 阿的

    元末明初云南师宗州土官。彝族。其祖辈为大理三十七蛮部之一师宗部首领,元末袭父职。明洪武十四年(1381),太祖遣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征云南。次年归附。十六年,设置师宗州(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