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冬河卫
见“渚冬河卫”(2117页)。
见“渚冬河卫”(2117页)。
两晋至隋荆州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古称※荆蛮或蛮荆,秦称※黔中蛮,两汉称※武陵蛮、※巴郡南郡蛮等。南北朝时,约分布在今川东、鄂西南、湘西北、黔东北及豫西南地区,大多活动于古荆州境内长江流域间。
书名。清洪钧撰。20卷。钧于光绪十三年至十六年(1887—1890)出任驻俄、德、荷、奥公使,得俄人贝勒津所译※《史集》及多桑所著《蒙古史》等,命使馆职员译为汉文,据以与汉文史料相参证,著成此书。其体
19世纪初宗哈(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农民反封建领主斗争。当地广大农奴不堪忍受土司的苛派扰累,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三月,以高罗衣(哈尼族)为“窝泥王”、章喜为军师、朱申(哈尼族)和马哈
?—528北魏宗室。字思穆。鲜卑元氏(拓跋氏)。献文帝※拓跋弘子,孝文帝※元宏弟。太和九年(485),封颍川王,加侍中、征南大将军。后拜中护军,领镇北大将军。曾娶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为妃。十八年(4
柯尔克孜族传统拉弦乐器。柯尔克孜语音译,亦译“克雅克”。即二弦提琴。流行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琴身约长60—70厘米,用整块松木凿成,琴箱扁圆形,上宽下窄;琴颈细长,琴腹蒙以驼皮(多用小骆
见“班禅堪布会议厅”(1793页)。
又作世佐领。清代八旗佐领的名称之一。八旗基层组织及其首领之称。其首领,为世职官之一。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起至清入关后,其来源有:(1)率领族、属人丁归附者,即以其人丁编设佐领,令率领人或其子孙为管理者。
见“塔海绀卜”(2161页)。
我国柯尔克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在黑龙江省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14万多(1990年)。在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等地有247.3万(1
金封爵。世宗大定十年(1170)李石受封。石,辽阳人。耶律宗辅妻弟,世宗母舅。天会二年(1124),授世袭谋克,为行军猛安。海陵王时,托疾返里。世宗即位,定策有功。大定七年(1167)拜司徒,兼太子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