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辽

西辽

古国名。辽朝皇族※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的王朝。又称哈刺契丹、合刺乞答、黑契丹、西辽帝国。辽保大四年(1124),辽朝覆灭前夕,※耶律大石率铁骑200离开天祚帝※耶律延禧大营,自立为王,于※可敦城(在今蒙古土拉河上游)建立政权。1130年率师西征,1132年于※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东南额敏河南岸)称帝,号※菊儿汗,汉号天祐皇帝,建元※延庆(一说年号始于1131或1124)。后并高昌回鹘王国。康国元年(1134),占据※巴拉沙衮(虎思斡尔朵,在今中亚楚河畔碎叶城东),并※东部喀喇汗王朝,并以巴拉沙衮为都城。八年(1141)※卡特万会战,粉碎塞尔柱王朝组织的联军,并※西部喀喇汗王朝;后又出兵花剌子模,迫其臣服,建立西辽帝国。疆域东起土拉河,西包咸海,北越巴尔喀什湖,南至阿妈河、兴都库斯山、昆仑山一线。其领域分为直辖领地与附庸国、属部两大部分。直辖领地以※巴拉沙衮为中心,包括锡尔河上游和伊塞克湖周围地区;附庸国有高昌回鹘王国、※东部喀喇汗王朝、※西部喀喇汗王朝与花刺子模,属部有粘拔恩(乃蛮)、康里、葛逻禄等。崇福十二年(1175),粘拔恩归附金朝后,西辽东部疆域退至高昌回鹘王国东部边界。政治采取部落联盟制。官制与喀喇汗王朝官号混用;附庸国与属部则各依其旧。契丹文、回鹘文、汉文、波斯文、阿刺伯文并用。统治者信佛教,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属部有的信景教或摩尼教。西辽帝国的建立结束了中亚地区纷争不已的局面,社会秩序安定。耶律大石及其政权的核心成员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采取了一系列较开明的政策,促进了西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现了“高度发展的汉文化的新浪潮”(《吉尔吉斯地区史》)。耶律大石于康国十年(1143)去世,四传至其孙直鲁古。天禧三十四年(1211),乃蛮王子屈出律俘直鲁古,尊为“太上皇”,西辽亡。凡传3世5帝,共88年。屈出律沿用西辽国号。元太祖六年(1218),蒙古军灭屈出律政权,其领地并入蒙古国版图。

附:西辽世系

猜你喜欢

  • 冯胜

    ?—1395明初将领。又名国胜,字宗异。回族,安徽定远人。出身地主家庭。自幼喜读兵书,讲论兵法,精于骑射。元末随父避于山中,据寨自保。至正十二年(1352),与兄国用率众归附朱元璋,备宿卫,居帷幄,参

  • 世德

    见“硕德”(2029页)。

  • 庞士谦

    1900—1958近代伊斯兰教学者、教育家。字益吾,经名穆罕默德·特瓦托尔。河南孟县桑坡村人。回族。幼习阿拉伯文、汉文。青年时代先后到河南洛阳、许昌、沁阳、山西晋城、甘肃张家川等地从虎延璋、马自成等著

  • 那也勤

    即“那牙勤”(929页)。

  • 俘户

    辽代通过征服战争俘掳来的汉族或其它少数民族人户。去向有三:一成为契丹诸宫卫管辖的蕃汉转户;二为大臣或外戚贵族私有的头下户;三为辽朝州县辖的二税户。

  • 和林格尔厅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托明总纂。清咸丰二年(1852)成书。木刻本。3册,4卷,3万余字,卷1为疆域、沿革、星野、山川、关隘、古迹、村庄;卷2为风俗、物产、田赋、户口、寺庙;卷3为人物;卷4为艺文。

  • 平城

    北魏前期都城。又称代京。即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古城。秦为平城县治所。西晋建兴元年(313),拓跋猗卢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为北都,修此城为南都,并于��水之阳黄瓜

  • 侯公丁

    ?—1539明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首领。广西桂平县人。瑶族。嘉靖十七年(1538),武靖州土目黄贵、韦香勾结地方驻军指挥潘翰臣侵占瑶民田庐,诱杀其兄胜海。积愤,聚众起义,以大藤峡弩滩为据点,与官府抗衡。

  • 李元昊

    1003—1048西夏开国皇帝。党项羌族。本姓拓跋氏。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德明子,母卫慕氏。小字嵬理,后更名曩霄。性雄毅有大略,熟读兵书、法律、佛学,通蕃汉文字。宋天圣六年(1028),独领兵破回鹘,

  • 突骑施贺逻施部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居碎叶川(今楚河)东,约在今伊犁河中下游北岸。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西遁,据其地,设啜统辖,称突骑施贺逻施啜。显庆二年(657),唐平阿史那贺鲁后,其地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