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纪
书名。清末民国初戴锡章撰。28卷,编年体史书。内容起自党项初兴,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时期至西夏建国始末。取材以陈崑《西夏事略》为主,辅以吴广成《西夏书事》、张鉴《西夏纪事本末》、周春《西夏书》等,并广采宋、元以来有关史书、文集、笔记、小说、方志及文物考古资料,征引文献300余种。所引证史料一一注明出处,便于治西夏史者使用,然所据《西夏书事》者仍失之考索。有1924年北京京华印书馆铅印线装本。1988年宁夏人民出版社重排点校本。
书名。清末民国初戴锡章撰。28卷,编年体史书。内容起自党项初兴,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时期至西夏建国始末。取材以陈崑《西夏事略》为主,辅以吴广成《西夏书事》、张鉴《西夏纪事本末》、周春《西夏书》等,并广采宋、元以来有关史书、文集、笔记、小说、方志及文物考古资料,征引文献300余种。所引证史料一一注明出处,便于治西夏史者使用,然所据《西夏书事》者仍失之考索。有1924年北京京华印书馆铅印线装本。1988年宁夏人民出版社重排点校本。
地名。明辽东著名边堡。位于风城北128里,南距抚顺城350里。明成化四年(1468)设,为控御女真入境的战略要地。万历初,辟为马市。有城1座,周3里许,西、南各1门,西1廓城,周1里许。明设守备官镇守
吐蕃对吐谷浑的称呼。参见“吐谷浑”(766页)。
西域古国名。又作吐呼罗、吐豁罗、覩货逻。古为大夏地。位于兴都库什山与阿姆河上游之间(今阿富汗北部)。王号“叶护”。国少女多男,兄弟共妻。拥兵10万,皆善战。居民从事农业,园艺业发达。出产名马、驼、骡。
见“威正打儿汗台吉”(1619页)。
旧时部分壮族婚俗。亦称火把婚。流行于广西凌云县城及其附近。平民婚娶,白天不能举行婚礼,必须等到深夜,方能点着火把将新娘送到新郎家举行婚礼。相传此俗起于岑氏土司统治时代,土官规定土民婚前要将新娘送到土官
吐蕃敦煌官府文书。见《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13. Fr. 67号卷子。系吐蕃安抚节度衙催沙州速送粮谷之信令。内容是:“大臣论拉热、尚来桑于龙年夏季,自节度衙驻所谢德松才发出盖印急信,致函尚达玛尤公:龙
①见“萧陶苏斡”(2002页)。 ②见“耶律学古” (1314页)。 ③见“耶律斡特刺”(1328页)。 ④见“耶律室鲁”(1317页)。
西夏钱币名。铸于夏仁宗乾祐年间(1170—1193)。铜质,传世多品。
?—1705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索诺木子。驻牧库库博罗图。号墨尔根诺颜,掌喀尔喀左翼一旗,为八札萨克之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受清赐给冠服、佩带
三国时期略阳清水氐王的称号。东汉建安(196—220)年间,清水氐帅杨腾(一说杨驹)迁居仇池山(今甘肃西和县西南,一说成县西北)。因山上有平地百顷,遂以百顷为号。杨腾之后杨千万被曹魏封为百顷氐王,有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