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蛮方

蛮方

古族名。西周至战国时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亦称※荆蛮、蛮荆或南蛮。其地域包括今湖北清江流域、湖南沅江、澧水流域、洞庭湖西北部以及黔、桂、赣与相邻的地区。唐、虞、夏之际,其民属九黎之三苗部落联盟,曾与尧、舜、禹多次争战。及至周世,人众益盛,危及周边。周宣王(前828—前782在位),曾命方叔征讨。周平王东迁,颇受诸族侵击。楚武王时(前741—前690年在位),※蛮与※罗共败楚师。楚庄王(前614—前591年在位)时,降于楚。曾与楚恭王在鄢陵之役中合兵攻晋。秦灭楚,置郡,始有※黔中蛮之称。汉代以后出现以郡县名称呼的诸蛮称。遂不见蛮方名称。

猜你喜欢

  • 赛阔罗

    即“色勒库尔”(845页)。

  • 扎野

    见“扎也”(190页)。

  • 斜婆

    见“锡伯”(2364页)。

  • 南诏宣武帝

    见“隆舜”(2136页)。

  • 傩坛

    见“傩”(2249页)。

  • 档士

    鄂伦春族中萨满用以登记各种神的一种神具。鄂伦春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为一长方形细木棒,长47公分,每边宽2.6公分,一端系有多种颜色的布条。萨满(巫师)每年或隔年祭祀一次神

  • 汉裳蛮

    即“裳人”(2448页)。

  • 耿当州

    元明傣族土司名。参见“孟弄州”(1557页)。

  • 班藏卜

    藏语音译,又作巴藏卜、贝桑波,意为“吉祥贤”。为元代以来藏传佛教中藏族、蒙古族、土族、汉族等高僧于法名之下所系之称号。初,印度那烂陀寺末任座主释迦师利跋陀罗(1127—1225)至乌思藏传授教法,萨斯

  • 塔山左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塔山前卫。正统十一年(1446)十月,塔山卫都指挥佥事弗剌出奏其所辖地广人众。为便于管理增设此卫,以弗刺出掌之。次年,颁给“塔山左卫之印”,其北面款“礼部造,正统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