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蒲犁革命

蒲犁革命

新疆南部诸族反动国民党统治及民族压迫的武装斗争和民族民主革命。1945年夏,在蒲犁(今新疆塔什库尔干自治县)及其毗连地区的塔吉克、柯尔克孜、维吾尔等族中一些具有革命思想的人,经过长期酝酿,成立革命组织“民族解放社”,积极筹划和领导武装起义活动。8月15日,塔吉克族坎日完下(曾任蒲犁县长)等率领200余人,向蒲犁县国民党军四个边卡同时发动进攻,解放蒲犁,成立专员公署。继而革命军又攻下推杜布伦和莎车山区库苏热甫(今陶克陶县四区)、叶城、泽普等地。革命烽火遍布南疆西部地区,燃及蒲犁、喀什、乌恰、英吉莎、莎车、泽普、叶城等县城,与北疆※三区革命遥相呼应。1946年1月,革命军向莎车国民党主力部队发动总攻,未能取胜。3月受到国民党军三面围攻,撤出叶城、泽普,退入库苏热甫。时三区革命领导人之一伊斯哈克伯克将军(柯尔克孜族)至南疆,重新组织蒲犁起义军指挥部,领导整编队伍,组织军事训练,革命军扩大为三个旅,并在莎车一带成立南疆民族革命最高领导机构——民族解放社,以组织群众,为解放南疆而奋斗。1947年7月,伊斯哈克伯克按照三区革命政府与国民党省政府签订的十一项和平条款,下令解散南疆武装队伍,只留连排以上干部集中至蒲犁地区,成立联合政府,由革命军方面出任副专员、副县长。国民党军乘革命军解散之机,在卡木沙勒围攻革命军领导干部,打死40余人,余众退至蒲犁,后亦被解散回家。南疆西部革命根据地全部丧失。继而国民党又对赤手空拳的人民进行报复,杀死蒲犁革命领导干部45人。此次革命虽暂遭挫折,但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在南疆的黑暗统治,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有力地支援了北疆三区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

猜你喜欢

  • 王家奴

    见“萧王家奴”(2000页)。

  • 慎州

    古州名。唐武德(618—626)初,唐王朝为管理粟末靺鞨乌素固部落,就其地(今吉林省农安县东)置此州,隶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载初二年(690),为处浮渝靺鞨,析慎州新置黎州,直隶营州都督。万岁

  • 脑毛大

    明代蒙古左翼察哈尔部领主。亦作阿穆岱鸿台吉、那木大黄台吉、奴木大黄台吉等。孛儿只斤氏。※图鲁博罗特曾孙,挨大笔失台吉子。驻牧于广宁西北小凌河流域。隆庆六年(1572),行兵至明塞义院口、界岭口(均在今

  • 郑买嗣

    860—909唐末五代初云南大长和国第一代国王。又名郑昶。南诏清平官郑回(汉族)七世孙,因世居南诏为官,融入白蛮(白族先民)。南诏王隆舜(877—897年在位)时,因献“龙珠”功,被封为“健士”(见《

  • 胡里改河

    见“忽汗河”(1487页)。

  • 达波贡促

    1116—1169藏传佛教高僧。又名尊者贡巴或达杰林。6岁随阿里巴喜饶宁波出家,遂名促陈宁波。德高望重,都松钦巴、祥仁波切等大德均系其弟子。创建拉垅寺、集卫藏康三地僧人於此学经论法,成一时之盛地。曾以

  • 耶律南仙

    ?—1125辽成安公主、西夏王李乾顺妃。契丹族。原为辽宗室女。辽代末年,天祚帝乾统五年(1105)三月,西夏遣使请婚,受封公主,下嫁李乾顺。八年(1108),生子仁爱。天庆二年(1112)六月,返辽朝

  • 绰罗斯北中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俗称小峡贝子旗或哈尔格贝子旗。康熙五十五年(1716),准噶尔部台吉卓哩克图和硕齐孙阿喇布坦率众附清,封札萨克一等台吉,建旗。下设二佐领半。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乾隆四十七年(178

  • 八旗庄田

    即一般旗地。清代八旗官兵所拥有的田地与庄屋。(1)清入关后,经朝廷3次大规模圈地分拨,京旗官兵人等计拥有畿辅老圈地亩140 158顷,各户皆分得一份数额不等的旗地,以本身子弟从农或令户下奴仆耕种,多数

  • 亚东商埠

    西藏亚东地方开设之通商市场。光绪二十年(1894),根据不平等的中英藏印续约开设,清朝准英、印政府于此驻扎商务委员,准英商自边界至亚东自由往来与租赁货栈,英人在此有治外法权。清于亚东设靖西关,以限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