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太师

蒙古太师

明代蒙古官名。源于汉族封建王朝,元代因之,位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首,正一品,授银印。明代蒙古成为非成吉思汗家族领主(即赛特)的最高职位。拥有大量领地、牲畜、属民和军队,往往又是※土绵(万户)、鄂托克的首领。明前期,成为把持蒙古军政的权臣,甚至任意废立大汗,如阿苏特部领主阿鲁台太师、哈喇慎(喀喇沁)部领主孛来太师、永谢布领主䥶加思兰、亦思马因、亦不刺太师等;有的还夺取过※济农(亲王)和大汗位,如瓦刺太师脱欢、也先。成化间(1465—1487),※满都鲁汗及其侄孙※伯颜猛可(孛罗忽)济农,力图废除太师等权臣,巩固汗位,但以失败告终。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击败右翼赛特领主,统一蒙古,废除东蒙古的太师,但卫拉特(瓦剌)领主仍保留了这一称号。俺答汗时期,又以这一称号封赠有功人员,如图古齐威正宰桑亦称图古齐太师,仅作名誉称号,不封领地。俺答汗与明朝交往时,亦将边关大臣王崇古、方逢时等尊称为太师。西蒙古的太师称号保留到清代。

猜你喜欢

  • 昆泽思巴

    1349—1425元末明初藏传佛教萨迦派名僧。又名衮嘎扎西、泰钦衮扎巴,全名衮噶扎西坚赞贝桑波。藏族。帝师衮噶坚赞之孙。大元国师却吉坚赞之子。属萨迦派拉康喇让支系。永乐八年(1410,一说十一年)被明

  • 库木吐喇石窟

    又称库木土拉千佛洞。位于今新疆库车县城西南30公里处。为古龟兹国及西州回鹘时期的佛教遗址。石窟凿建于渭干河东岸悬崖上,现存洞窟北区为80窟,窟形和壁画保存较完好的不到半数;南区编号洞窟为32个,保存较

  • 通垦山卫

    见“童宽山卫”①、②(2272页)。

  • 诸色户计

    指各种户籍。元代居民按职业划分为民、军、站、匠、盐、儒、僧、道等约10种左右户籍。其中有由国家强制签充的,如军、站、匠、盐等户;有经考试或其他方式认可的,如儒、僧、道等户。每种户都须承担特定的封建义务

  • 宇文俭

    ?—578北周宗室、大臣。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又名侯幼突。周文帝※宇文泰之子。武成元年(559),封谯国公,邑万户。天和(566—572)中,拜大将,寻迁柱国,出为益州总管。建德三年(57

  • 盘口长颈瓶

    考古出土具有代表性的契丹器物。陶质。生活用品。因其颈长,敞口如盘状,故名。整体细长,广肩,鼓腹。为运水器物。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热水二八地辽墓壁画绘有契丹妇人用此瓶背水的情景,背景是毡庐和毡车,是一幅典型

  • 西钁里

    见“东钁里”(513页)。

  • 昂邦

    清代官名。亦作按班、谙班。满语音译,“总管大臣”、“大官”或“大人”的意思。清入关前,专用于亲近重臣,如天聪八年(1634)定总兵官为“昂邦章京”,分三等。统治全国以后,文官三品、武官二品以上,均可称

  • 达珠瑚

    1565—1627清初将领。又作达诸护。满洲正蓝旗人。兆佳氏。世居纳殷。初任佐领,从太祖努尔哈赤征乌拉、叶赫诸部,护卫宁古塔,均有功,授三等男爵。天命十年(1625),率兵征东海瓦尔喀和卦尔察部有功。

  • 比室

    见“皮室军”(6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