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特鄂拓克
见“萨尔特部”(2010页)。
见“萨尔特部”(2010页)。
清统治者于西藏所设的驻兵。可分3类。(1)达木八旗蒙古骑兵,设500名。战时征发供役,平时于扎喜汤、五佛山诸地从事游牧。达木(今当雄)蒙古兵,原系固始汗于崇德(1636—1643)年间携带进藏,乾隆间
①中国各族之间通贡、互市的简称。②各族贡使在京与民间的互市。据文献记载,中国自商朝起,就设置专门的机构和官员管理和接待四方民族的朝贡者,设馆居之。至隋、唐、宋称“四方馆”,元、明、清称“会同馆”,专事
阿刺伯语音译,一译“格的木”,意为“古老”、“陈旧”。伊斯兰教派别之一。指明末清初伊斯兰教门宦新派传入回族以后,仍保持伊斯兰教传入时期的宗教仪式和基本功课的派别,故称,或称老教、清真古教、遵古教等。该
满语音译。全称“额者库哈番”,即清代“主事”一职。顺治(1644—1661)间,沿明制设六部主事,有堂主事、司主事之分,前者例以满洲笔帖式补授,后者互用满、汉人,皆正六品,5年俸满。刑部十八司主事,分
云南青铜文化遗址之一。地点在楚雄市区东南7公里的万家坝、清龙河西岸1万平方米的台地上。1975—1976年发掘。有东周时代墓葬79座(其中大墓13座),出土各类青铜器近900件,其中青铜农具147件(
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之一。洪武二十一年(1388),麓川首领思伦法于定边之役失败后,归顺明朝。他趁机举兵攻思伦法,陷宣慰司,继攻腾冲,迫伦法走昆明、南京陈诉。明太祖命西平侯沐春统云南、四川诸卫兵讨之。
1615—1655清初将领。满族。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曾孙,广略贝勒※褚英孙,安平贝勒※杜度长子。初封辅国公。随皇太极围困明锦州,松山,立有战功。清崇德七年(1642),袭奉恩镇国公。因兄弟间心
清代新疆地名。见《西域图志》等书。西蒙古语,意为“有三棵果树之地”。柯尔克孜语称阿里玛图。又称威尔尼。旧为准噶尔库本诺雅特部鄂齐尔乌巴什之昂吉。位于外伊犁阿拉套山脉北麓。原属中国,1854年被沙俄侵占
见“阿卜固”(1199页)。
明代建水州纳更山哈尼族首领。明初,洪武时为鼓励农垦,对于率众开荒扩大耕地的哈尼族首领,授予土官职务,世领其所垦土地。洪武(1368—1398)中,以率众开荒及御交趾兵入侵有功,给冠带,管理地方。后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