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苻健

苻健

307或317—355

十六国时期前秦创建者。字建业。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初名罴,字世建,为避石虎外祖之讳,改名健。三秦王※苻洪第三子,骁勇善战,为石虎父子钟爱。东晋永和六年(350)父死,继位,去三秦王号,受封于东晋。次年,趁后赵新亡,关中豪强割据,自称晋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雍州刺史,率众西行。至盟津(今河南孟县西南黄河上),兵分两路,遣弟苻雄率众5000自潼关进至华阴(今陕西华阴西南);兄子苻菁率众7000自轵关(今河南济原西)入至渭北。自统军至长安,遂称天王、大单于,建元皇始,国号大秦,置百官,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史称前秦。皇始二年(352),称帝。四年,采用坚壁清野策略,击败入关的东晋桓温军。在位期间,置来宾馆于平朔门以怀柔远人。起灵台于杜门,与百姓约法三章,“薄赋卑官,垂心政事,优礼耆老,修尚儒学”。宣布废除后赵部分苛政,缓和关中胡、汉矛盾,并与南方通关市,进行贸易,致使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国力渐强。谥明皇帝,庙号世宗,后追尊为景明帝,改高祖。

猜你喜欢

  • 秃发令

    西夏法令之一。夏景宗李元昊于建国初显道元年(1032)三月发布。党项羌人本披发蓬首,后渐行汉人风俗结发。李元昊自认为鲜卑拓跋之后,原行秃发之俗,即剃光头顶,周围留发。立国后为保持旧俗,以异于汉人发式,

  • 循化营

    见“循化”(2258页)。

  • 叫场

    见“觉昌安”(1753页)。

  • 洪亮吉

    1746—1809清代文史学家。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字稚存,一字君直,号北江。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参预修撰《高宗实录》,旋督贵州学政。嘉庆四年(1799)以直言朝政获罪,谪戍新疆

  • 必思

    元代云南思陀路哈尼族大首领。元军进军云南,至元十二年(1275),“罗槃国”主阿禾必归降后,他率领哈尼族人民联合当地白衣(傣族)等各族共同反抗元朝统治。十七年(1280),张立道任临安广西宣抚使,兼管

  • 拓跋邻

    鲜卑拓跋部首领。亦作豫邻。东汉初,先祖拓跋推寅率部从大兴安岭北段嗄仙洞一带南迁至大泽(今呼伦池)附近。中经6位酋帅,约至东汉桓、灵帝年间(146—189),继拓跋侩为酋帅。除亲自统率的部分属众外,“七

  • 蒙藏学校

    见“北平蒙藏学校”(536页)。

  • 克什克腾

    见“克失旦”(986页)。

  • 同心清真大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原名“清真大寺”。寺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旧城。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寺院,又是著名的革命历史文物旧址。始建于明初(相传为洪武二年,即1369年)。后经明万历(157

  • 吐蕃敦煌历史文献

    敦煌及新疆米兰等地发现的唐代吐蕃文献。又称敦煌本吐蕃历史文献、吐蕃历史文书。其中多数是佛教抄本佛经,以大乘无量寿经为最多,另有关于田亩、文学、历算、卜文及编年史、绘画、医书等文献。字体已有行、楷之分,